2019年3月,“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20年11月15日,“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在福建武夷山拉开帷幕。
启动申遗的同时,文物与旅游融合的社会参与活动同步开始了。
展览、论坛、音乐、露营
户外活动贯穿拉力赛全程
11月15日,“赤壁青砖茶?2020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ACSC)——万里茶道(中国段)”(简称“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在福建武夷山拉开帷幕。
该项活动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线路专业委员会、沿线8省(区)文物局及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及节点城市地方政府共同主办。赛事围绕“文化行、名城行、健康行、欢乐行、公益行、美食行”六大主题展开,展览、论坛、音乐、露营等户外活动贯穿全程。
以“万里茶道”为主题的此次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在沿线考察世界文化遗产2处;万里茶道申遗重点推荐点18处、一般推荐点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还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景区和茶园等。
2009年在湖北最先被关注
2013年确定“万里茶道”名称
2009年,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形成了《关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无锡倡议》。随后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文物部门明确要求:“应将文化线路遗产作为一类重要的普查对象,将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此时,湖北省在工作中注意到在湖北境内有一条与茶叶贸易、运输有关的文化线路,文物遗存类型非常丰富;除湖北外还涉及国内相关省份和相关国家。为此,湖北省在文物普查工作中专门设立了“万里茶路(湖北段)文化遗产专项课题”。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湖北省境内“万里茶路”文化遗产资源状况。
2012年6月,由湖北省文物局发起,邀请“万里茶路”沿线省份的文物部门、专家学者在湖北赤壁召开了首届“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并发表了《赤壁宣言》,初步确定了“万里茶路”在我国境内的主要线路。2013年9月,第二届“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座谈会”在河南社旗召开,形成了《赊店共识》,正式将“万里茶路”改为“万里茶道”。
2019年进入申遗预备名单
湖北是8省(区)申遗牵头省份
2015年4月,在武汉召开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上,正式确定湖北省为申遗牵头省份,武汉市为牵头城市。会议确定了各省联络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至此,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正式得到各省呼应并正式确定了工作机制,此后在湖北省文物局的牵头推动下,8省(区)文物部门先后进行了各省(区)“万里茶道”资源摸底调查、基础资料搜集整理、价值研究、遗产资源遴选标准等方面工作。
2016年6月,国家文物局委托湖北省文物局承担“万里茶道文物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研究项目课题”。经过各省(区)共同研究,确定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开展《万里茶道(中国段)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编制工作。该院也是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的文本编制团队。2017年5月,“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区)文物局及武汉市联合申遗办正式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了《万里茶道(中国段)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2019年3月8日,“万里茶道”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此期间,“万里茶道”还列入《“十三五”大遗址保护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合作专项规划(2018—2035)》。
线路总长1.4万余公里
中国境内99处遗产点段被推荐
“万里茶道”南起中国福建省武夷山,一路向北,经蒙古国乌兰巴托,最终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这是三国历史上形成的国际贸易路线,所以,这也是一个跨国联合申遗项目。
“万里茶道”包含了多种功能类型,以中国段为例,就包括南方茶产区路段、内陆集散转运路段和蒙古高原外销路段,包含了茶园、村落、古道、码头、工厂、集镇、会馆、海关、银行、寺院、宅院等一系列丰富的功能型遗产要素。
这些申遗预备遗产点中,包含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众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武夷山、九江海关姑塘分关遗址、鹞子尖古道、江汉关、社旗山陕会馆、关林、雁门关、鸡鸣驿、大境门、伊林驿站遗址等。
跨国申遗工作逐步推进
中蒙专家梳理蒙古国段遗产点
2014年10月,武汉市政府和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武汉召开“中俄万里茶道研讨会”。俄方圣彼得堡、昆古尔、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恰克图5座城市市长及代表出席。达成了《中俄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武汉共识》。2017年12月,在印度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9届全球代表大会暨国际科学研讨会、年度顾问委员会会议上,中、蒙、俄三国代表齐聚一堂,就共同推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达成初步共识,认为“万里茶道”可以成为三国在文化遗产修复、保护以及申遗项目推动上的范例。
最新的进展来自于2019年11月。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蒙古国家委员会主席厄尔特纳山(Urtnasna)的邀请,中方联合考察组,与蒙古国同行一起考察并梳理了“万里茶道”(蒙古国段)遗产点情况。
申遗同时推广品牌
注重“文、旅、体、产”融合
以“万里茶道”串联的遗产点和旅游景区,多以茶叶为载体,以茶文化为内涵,旅游价值高,社会影响大,带动作用强。这对于促进沿线城市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在遗产价值提炼的同时,探索出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新路径,创新思维模式,切实找到文物旅游,特别是“文、旅、体、产”四融合的新动力,是摆在文物部门和申遗团队面前的现实问题。
从2018年开始,“世纪动脉——万里茶道申遗巡回展”已完成6省(区)巡展,受到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好评。目前,“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网站”“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微信公众号”“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小程序”都已经开通运行,正在着手建设“中蒙俄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信息平台”,设计“万里茶道”品牌标示,启动“万里茶道”优秀公益文创作品征集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刚刚启动的“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是创新文化线路文物旅游的最新尝试。
将设立“万里茶道”标识系统
推动建立中蒙俄三国交流平台
“万里茶道”联合申遗,近期有许多具体工作需要继续推进。
首先,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万里茶道”申遗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沿线各省(区)和重要节点城市应成立“万里茶道”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由申遗牵头城市武汉市发起,“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万里茶道申遗城市联盟”。
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加快做好“万里茶道”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共同加快编制《“万里茶道”遗产点维修及环境整治导则》,统一设计“万里茶道”沿线遗产点标识系统。
共同加强申遗国际合作,推动建立中蒙俄三国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沟通机制,搭建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申遗交流平台,推进跨国联合申遗行动和学术交流,建立申遗工作磋商机制,协调申遗国际合作的有效开展。
赛事进入江西、湖北
到目前止,“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已经进入江西、湖北赛段。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集结赛组委会提供)
(作者系湖北省文物局原副局长、研究馆员。“万里茶道”申遗项目牵头负责人。“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策划组织者)
符合4项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链接)
符合标准(ii)
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的城市、集镇、村落、建筑及交通体系,在17世纪末-20世纪初因跨区域的茶叶贸易繁荣而产生了类型、功能、格局、形式等方面的发展,展现出传统农业文明社会受到近代商业文明发展的明显作用,以及茶路沿线多个地理-文化区域间的观念、文化、技术交流。
符合标准(iii)
万里茶道(中国段)由茶园、工厂、古道、码头、集镇、会馆、海关、银行、寺庙、宅院等遗存构成的系列遗产整体,体现了茶叶贸易所涉及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及相关文化生活的完整环节,共同见证了17世纪末-20世纪初长距离、跨区域的中俄茶叶商贸体系、运行模式和商人群体的生活方式。
符合标准(v)
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的工厂、古道、码头、关隘、城镇的建设或利用,水、陆转运体系及马、车、船、驼结合的运输方式,呈现出在17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传统交通方式条件下,在茶叶南北向近万公里的长距离运输和贸易中,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国东部平原与内陆山地交界地带的交通主线,对中国由南向北的丘陵山地、水网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复杂多变地形及环境的杰出应对。
符合标准(vi)
万里茶道与世界性的产茶、饮茶生活传统具有直接的关联;与东南亚范围内共有的“关公信仰”具有直接的关联;与作为古代中国金融组织萌芽代表性产物的“票号”具有直接的关联。
与《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线路类遗产比较,万里茶道(中国段)具有鲜明的跨文(明)化、范围广、商贸体系完善、社会变革明显、区域发展影响深远等特征。
—— 湖北等8省(区)文物局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报文本《万里茶道(中国段)》
中国学者如何定义 “万里茶道”?(延伸阅读)
万里茶道是继古代丝绸之路之后,于17世纪末兴起的欧亚大陆又一条国际商业文化通道,是十分重要的文化线路遗产类型。该线路南起中国南方的武夷山等山地产茶区,经水陆交替运输北上,经汉口、张家口集散转运,过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后一直延伸至当时中俄边境茶叶通商口岸城市恰克图完成交易,而后辗转销往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得堡,继而辐射整个欧洲。这条文化线路沟通了亚洲大陆南北方向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核心区域,并延伸至中亚和东欧等近代工业文明地区。
—— 湖北等8省(区)文物局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报文本《万里茶道(中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