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小山村的“铁拐李”(纪实)

杨义堂 杨树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21日   第 07 版)

  那天的情形,一直清晰地定格在你50岁的记忆里:2019年5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碧辉煌。你坐在一辆崭新的轮椅上,被工作人员推着,参加第六次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大会结束后,你身上披着大红花,一路曲曲折折回到你的小山村——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残联的工作人员要扶你坐轮椅,你却一把推开,说:“这个不习惯!不能用这玩意儿!”

  你把大红花披在妻子身上,从妻子手里接过那把黑色的、锈迹斑斑的大铁拐,夹在左边的腋窝下,大步向村里走去。你的左腿下面已经截肢,但是你的步幅还是那么大,那么有力,许多人要小跑才能追上你。

  在孔子出生地尼山的东部,有一个叫做东仲都村的小山村,这里是孔子的弟子子路的家乡。你出生的这座小山村只有316户人家,1100多口人,属于丘陵地区。全村耕地有600多亩,人均还不到半亩。过去这里交通不便,山上光秃秃的,是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

  你生来是个重度残疾儿,父母把你艰难拉扯大。17岁那年,你听说邻村有个刻字、制作牌匾的能人王衍曾,就去他家帮他做事。王衍曾觉得你人勤快,让你跟着他学手艺,你好高兴啊!你心灵手巧,很快跟着老师学会了制作牌匾、刻章等技术。

  1992年,你下决心截掉了残废的左腿,带着妻子进城了,你借来1000块钱在县城租下了一个小门店,你看到城里工艺牌匾很有市场,就开始制作牌匾。

  慢慢地生意越来越好。你在泗水县城建了4个门店,在15个乡镇都设了代办点,一年收入达到三四十万元,到1997年时,你已有百万存款,在县城一下买了两套房。

  2002年,村里开始将荒山对外承包,你对家乡有感情,就承包了600亩荒山,花钱雇人栽树,在山上种了桃、核桃等各种果树,但是你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城里的生意上。这一年,热心村里公益事业的你加入了共产党。

  2004年春天,圣水峪镇管区书记范宝贵辗转找到你的门店,劝你放下生意,回村里当支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你把城里的生意关掉了一部分,剩下的交给妻子打点,毅然夹起那只大铁拐杖,回到小山村挑起了支部书记的重担。

  村里要修公路,急需配套资金6.8万元,村里拿不出一分钱来,你只好从自己家里拿钱。工程终于可以启动了,你吃住在村里,天天盯着工程进度,短短30天,全长2150米的柏油路竣工通车,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接着,你又拄着铁拐杖,跑县水利局,争取来5万元钱,在村里打了一口大水井,不仅让村民吃上了甜水,也解决了500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你请来济宁市政协的包村工作组和林业、水利专家实地考察,争取来省国债资金6万元,你个人拿出7万元作为配套,在村后的玉龙山上兴建了一座小型水库和配套设施,建了3个水囤、十几道堰坝,实现了让水上山的愿望,解决了山上树木的浇水问题。

  你知道,山区群众要想脱贫致富,必须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果业。可是村民习惯了种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不愿意种果树。你又出资购买果苗,由村里统一栽种,统一管理。你拄着拐杖每天上坡下坡,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由于行动不便,几次被摔得鼻青脸肿,有一天夜里,你回家很晚,三轮车一下子冲进了深沟里,你打电话给村民求救,村民一起含泪把你送到医院里,你的头上、腿上各缝了十几针。

  当你回到城里的家,妻子十分心疼,坚决不让你再干了,可你却说:“服输可不是我的性格,人活这一辈子,就得有点坚韧不拔的精神,既然是村里的书记,我就有责任,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在你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全村林果种植发展到600亩,人均增收3万多元。村里的桃树就有大红桃、春蜜、冬桃等等,春天桃花盛开,来村里赏花的人络绎不绝,从初夏开始,各种鲜桃陆续上市,吸引了许多人来采摘。

  到2016年,全村群众包括8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致富,没有一个掉队。还有5户五保户、残疾家庭,村里为其办理了五保户和残疾人专项补贴,也都能衣食无忧。

  几年间,跑遍东仲都村每一个角落,每一户人家,用坏了4辆三轮车,因为长期拄拐行走,你的后背已经严重变形,左侧的肩胛骨高高挺起,让人格外担心。

  你却很少回县城那个家,很少照顾家里人。

  2017年,你带领村民建了五座冬暖大棚。经过100多天的精心培育,大棚里的樱桃、百香果、木耳灵芝丰收了。可是村里缺少管理和销售人才,产品卖不出去。

  你想到了在日照某钢铁公司工作的儿子李根,李根刚大学毕业,你动员他放弃高薪工作回乡创业。你向儿子讲家乡美好的前景和发展需要人才,儿子最终放弃了城里的高薪工作,回家跟着你一起带领村民致富。李根回村后为产品注册了两个商标,发展线上线下销售模式。除了鲜灵芝、灵芝饼、灵芝粉等产品外,他还做成各种灵芝小盆景,非常受欢迎,一下子带动了全村60余人就业。

  村里有一帮老石匠,很想开山卖石头,你劝他们说:“这些山,可是祖宗给咱留下的传家宝,开山卖石头,贱卖了咱的宝山,还破坏了村里的环境,不值得。”

  有外地人看到村东的龙湾湖山青水秀,环境很美,要来在湖边开饭馆,你不同意:“俺村的这汪湖水,比金子都宝贵,谁也不能弄脏了!”

  这些年,东仲都村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附近建了日东高速出口、鲁南高铁泗水站和曲阜尼山圣境,在邻村,有投资者利用一座老粮仓建了“艺术粮仓”修学旅游项目,十分红火。你听说后,十分感兴趣,就拄着拐杖来找“艺术粮仓”的投资人,邀请他们来东仲都村考察。他们走后就没了音讯。你一次次地去找,他们才说出担心:村里的这些老宅子的产权都是一家一户的,有些村民不好协调。

  你拍着胸脯答应他们,村民的工作,由村里来统一做,村民用旧宅子入股,参与投资分成,由艺术家们根据项目需要,重新改造装修。

  由于你在村民中的威信,村民都乐意把旧宅子腾出来入股,只用了40天,就把第一批23户人家腾了出来,艺术家们成立合伙公司,投资3000万元,进行个性化的装修改造,很快就建成了木工坊、陶艺坊、砭石小院、蚕桑小院、民宿、咖啡馆……

  与此同时,在县乡政府的帮助下,你加紧建设居民楼,让首批23户村民住进了新楼房。

  2020年“五一”,东仲都村的阅湖尚儒研学游文创基地正式开门迎客了,小山村热闹非凡。虽然因疫情实行限流,5天假期里却也吸引了3万多游客,收入100余万元。

  如今,东仲都村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村中建了双向通行的“樱花大道”。移动公司在村里建起了5G基站,基地里的网红直播和电子商务风生水起。

  让我们记住你的名字吧,李保玉,一个全国自强模范、身残志坚的村党支部书记,靠着坚强的毅力和聪明才智,不仅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还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把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变成全国乡村旅游的一个典范、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