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卢雅娟:我要讲好中国故事

叶小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16日   第 06 版)

  知性又美丽,是很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卢雅娟是一名“80后”,是目前荷兰侨界最年轻的会长。她还有很多身份:华人企业家、海外知名媒体人、出版了3本小说的作家。

  2016年,卢雅娟当选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她是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身在海外的温州青年获此殊荣。2016年,卢雅娟列席全国政协会议。2018年,她被任命为温州侨联特聘专家。

  卢雅娟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家乡在美丽的瓯海大罗山脚下。20岁那年,她前往荷兰留学。大学毕业后,卢雅娟入职荷兰一家报社,开设了个人专栏《雅口吾言》,寓意“用雅娟的口,说吾的言”,包括劳工、家庭主妇、抑郁症患者、失孤老人等在内的华人弱势群体是栏目代言的主要对象,从劳工纠纷到婆媳之斗、从留学之惑到婚外之恋……在卢雅娟的精心“料理”下,这些故事导向温情及正面。

  卢雅娟创业的突破,源自“信任”。卢雅娟和奶奶有一个约定:定期回老家给她剪指甲。有一次,她回中国与一个企业老总洽谈项目。期间她抽了一天时间回家乡,正是为了给奶奶剪指甲。这事无意间被那位年长的老总得知,他觉得孝顺的孩子人品不会太差,所以信任卢雅娟,给她打了一张“大额白条”,也就是“货到付款”。生意场上,“款到发货”和“货到付款”看似只有时序的不同,但是周转的余地往往代表利润空间,老总许了卢雅娟最初的那一次“货到付款”,助她完成创业的第一个小目标。

  年长的老总如今成了卢雅娟的莫逆之交,他教会卢雅娟创业的第一个道理:“生意人,赚钱就够了,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得有情怀!”

  为了帮助同样怀揣着创业梦想的有志青年,2016年卢雅娟和旅欧华商刘建国等人创立了“欧洲中国留学生创业基金”,她被选为基金会执行会长。基金主要针对在欧洲的中国籍留学生,解决他们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问题,而这些项目必须是立意长远,能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项目。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丝路故事、中国企业的故事,是海内外华人面临的新课题。卢雅娟认为,海外华人熟悉当地的法律、政治生态、文化差异,应该做促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变压器”,充当“倡议”落地翻译官、解释者的角色。

  她说,“变压器”或可视为“桥梁”的一种递进。很多时候,合作不成功,项目落地不稳妥,主要就是没有因地制宜,没有建立预防和保护机制,而“变压器”则带有适应性和保险性。

  近几年,卢雅娟把自己的这些想法结合具体事例,通过讲座的方式向中国企业家宣讲,帮助中国企业规避“出海”的风险。

  年初疫情暴发,她当机立断出资购买物资,并联合基金会同仁一起加入了驰援祖国抗疫的行动中。

  4.5吨的防疫物资陆续运到仓库,她率领理事整理、装箱、打包、装板,身体力行,从女老总变成了仓库搬运工。当全部的物资终于被送到了国内受赠单位,卢雅娟依然没下“一线”,连续给国内多个部门写了9篇抗疫建议,其中6篇被采用。

  “我渐渐明白,就算你身边有无数的伯乐,也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卢雅娟如此自勉,“今后,我会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对祖国有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认识。”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