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医务社工张璠——

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众生相)

牛嘉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12日   第 05 版)

  张璠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一位医务社工,她自2015年获得心理学的硕士学位以来,便一直从事医务社会服务工作至今。长期的医务社工工作使得张璠十分善于交流,虽然戴着口罩,她眉眼之间还是流露出难掩的笑意。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今年将在部分医疗机构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并在未来两年逐步推进,到2025年实现“全覆盖”。虽然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的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开展了医务社会工作,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医务社工仍然算得上是新鲜事物。

  什么是医务社工?医务社工和护士、志愿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是护士,不进行专业的护理工作。我们有专业的能力和资格要求,所以也不同于一般的志愿者。”面对笔者的疑问,张璠简洁明了地进行了解释,“我们的工作是帮助患者及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为疾病而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

  近些年来,有一些关于病患因心理问题而放弃治疗的报道,医院该如何正确地从心理层面帮助病人,逐渐成了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璠就负责过一位因为疾病而产生了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患者的家庭内部矛盾由来已久,一说到治疗意见,动辄吵架,非常影响医疗的效率和成果。“后来我们主动介入,跟他们聊聊天、讲讲往事、用专业的知识安抚病人的情绪并缓解他们家庭内部矛盾,最后他们一家以和谐积极的态度顺利渡过了难关。”张璠告诉笔者,能够帮一个心理饱受煎熬的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一件很让她欣慰的事。

  重大疾病是指医治花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旦有家庭成员身患重大疾病,整个家庭都会有被拖垮的风险。

  2018年下半年,一位年仅26岁的女患者就是这样的病人。她同其丈夫带着20万元的积蓄辗转各地,求医问诊,最后积蓄所剩不多,眼看着难以支撑。张璠得知患者所面临的窘境后,开始着手帮他们东奔西跑、登记信息、填写资料、申请社会服务基金医疗补助……事无巨细,能帮就帮。

  经过张璠的努力,患者申请到了清华长庚社会服务基金4万元的医疗补助,还从社会上获得了7.8万元医疗资助。2019年,患者康复出院,情绪激动地跟张璠这个认下来的“姐姐”道了别,她说自己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报答张璠。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她这声‘姐姐’,她能够康复出院积极地生活,就已经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张璠语气温柔地说。

  张璠希望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进入医务社工行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接受完笔者采访后,她匆匆下楼了,往患者病房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