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科教观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科教速递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19日   第 09 版)

  河南商丘举行世界粮食日主题教育活动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近日河南省商丘市等地教育部门在校园举行相关主题活动,教育孩子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图为该市夏邑县拔萃双语学校学生参加活动场景。
  (人民图片)

  国际首创“三合一”海底探测“神器”问世

  本报电 (记者方圆)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李海森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国际首创的“三合一”海底探测神器,让神奇莫测的海底变得更加“透明”。

  据悉,哈工程水声学院李海森科研团队在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仪器专项支持下,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26研究所历经12年的共同技术攻关,取得了多元海底特性共点同步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成功研发了国际上首款可同时探测海底地形、地貌与浅地层剖面,集三种功能于一身的探海“神器”——多元海底特性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装备,并得到广泛应用。日前,与之相关的“海底特性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制”项目通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的成果鉴定会并获得好评。

  李海森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海底地形地貌与浅地层剖面共点同步探测新方法,建立了海底特性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信号处理技术体系,研制成功了国际首款宽带一体化组合声学基阵和海底地形地貌及浅地层剖面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装备,解决了海底地形地貌及浅地层剖面特征信息共点同步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技术国际难题,实现了海底声学探测作业模式的升级换代,保证了多元海底特性同时、同步、共点测量,克服了当今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多种声呐联合进行海底特性探测时存在的精确位置配准与多源异步数据融合难、探测效率低、作业成本高等缺陷,填补了国际上海底特性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装备的空白。

  经鉴定专家认定这一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海底地形地貌与浅地层剖面共点同步探测技术以及浅剖探测扇面、浅剖探测分辨率、一体化探测波束数等指标国际领先。已应用于海底地形地貌勘测国家重点专项,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基础设施调查,东海大桥、舟山海缆等重大工程检测项目等领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推动我国自主水下声学探测技术进步与装备国产化发挥了重大作用。

  

  袁隆平“超优千号”创盐碱地稻高产新纪录

  据新华社电 (记者李光正)近日,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经专家团队对3块各1亩左右稻田机收实测,“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福平表示,这个产量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管永祥介绍,除了袁隆平“海水稻”团队研发的好种子,江苏省农业专家也结合盐碱地土壤理化特点,运用了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盐碱地水稻壮苗早发、缓混一次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种植技术,有效保障了示范种植取得预期成功,目前,该试验田128.9亩耐盐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江苏沿海地区有大量盐碱地,很多都具有类似的种植条件,该耐盐水稻的高产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管永祥表示。

  “海水稻”是指能够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今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五大类盐碱地区建立“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作为东部滨海盐碱地类型,土壤含盐量在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六之间,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试验示范种植基地。

  

  106项新国标发布

  本报电 (记者林丽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106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绿色可持续、公共安全、矿山生产、数控机床等诸多领域。

  在绿色可持续领域,《室内绿色装饰装修选材评价体系》国家标准发布,引导装饰企业采用更环保、低排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装饰装修材料,推动装饰装修行业技术进步。

  在公共安全领域,《悬索桥吊索》国家标准发布,有利于确保大跨径公路及公铁两用悬索桥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能,推动大跨径悬索桥建造技术进步。

  在矿山生产领域,新修订的《尾矿库安全规程》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了尾矿库勘察、设计、建设、生产、回采、闭库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技术要求,对全面提升尾矿库本质安全水平、保障尾矿库安全生产、预防尾矿库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数控机床领域,《机床数控系统 故障诊断与维修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在促进机床数控系统人机界面更加人性化、科技化,提高机床故障诊断和维修效率,保持和改善机床数控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