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找好敲门砖(上)——查目录

韦小宝怎么学绝世武功?(古书今读(一))

熊 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16日   第 11 版)

  开栏的话

  古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若跳开古籍这座桥梁,效果会减弱不少。问题是,阅读古籍,即便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会遇到不少困难。

  首先,古籍太多。多年前,各地上报的古籍藏量总数就达5000余万册(件),约20余万种。其次,古书难懂。虽然近年来简体横排版的古书出版了不少,但若缺乏文言文训练,古人的遣词造句还是会造成今人的阅读障碍。

  简单说,得挑着读,得学着读,得知道一些古书的基本通则,这就是本栏目——“古书今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否达成,还请读者诸君多多指教。

  

  改编自金庸同名武侠小说的电影《鹿鼎记》里,陈近南派韦小宝去清宫卧底,临行前给韦小宝一本书,让他临阵磨枪练绝世武功。韦小宝拿着书说:这么厚一本要看个把月喔。

  陈近南说,这只是绝世武功的目录。而那才是绝世武功的秘籍。说罢,镜头里出现了一大堆书。

  抛开这一幕的搞笑含义,从古书入门角度看,倒是凸显了目录的杠杆作用——一本目录在手,古籍江山我有。

  不过古人所说的目录,跟今天我们的书里的目录不一样,属于专著——把读过的、收藏的书的梗概大义写下来,品评价值,写成内容提要,并加以分类,集纳而成。

  如果简单地类比,那么古代目录就像是今天电影的预告片,把一本书、一类书的精华梗概加以提炼,让寻找这类书的读者一望即知。

  赵宋就有两位“预告片制作大咖”——晁公武、陈振孙。他们二人的共同之处是藏书多、读书多。晁公武家里藏书二万四千多卷,西汉国家图书馆藏书才一万多卷;陈振孙藏书更是冠甲江南,多达五万多卷。

  晁公武的“预告片”名叫《郡斋读书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解题式私家目录,通常只用一二十字至百余字,就能简明扼要地揭示出一部书的大致内容。比如名字怪怪的《八五经》是本什么样的书?晁公武解释了,“八五”就是八卦、五行,这是本相墓的书。喜欢研究风水的就可以挑来看了。

  陈振孙的“预告片”名叫《直斋书录解题》,其中评《韩文公历官记》道,太简单粗略了,里面的史事错得很离谱。有了这样的评价,我们对这本书后来的亡佚,也就不用惋惜了。

  当然,对于真正有价值的书,他们也不吝赞誉。晁公武评《潜夫论》作者王符,此人很耿介,不流于俗,所以仕途不顺,隐居著书,品评朝政。推荐之意,溢于言表。

  上面说的是私人目录,官方目录中的佼佼者自然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了,该目录对于哲学、历史、文学等上万种文化典籍进行了中肯的品评,内容涉及作者简介、历代著录情况、成书过程、内容评述、价值评判、常见版本等。想遨游古籍书海,离不开这座巨型灯塔。

  清代目录学者章学诚嗜书如饭,他的名言是“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他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8个字说尽了目录学的一生。这8个字怎么理解呢?《红楼梦》里王熙凤说得好:“孩子们已长得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就算没时间看原书,但开卷有益,翻翻目录也是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