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占林的“家”风(民族团结石榴情③)

本报记者 李增辉 刘少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9月02日   第 01 版)

  阳光炽烈,院门大敞,马建武顶着满头大汗出来迎接我们。半小时前,他刚宰了一只羊,还没来得及收拾。

  这里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民街道创业社区。当天是回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又名宰牲节。这一天最隆重的习俗之一,便是家里宰一只羊,既犒劳家人,也送给亲戚朋友。早上不到6点,马建武便起了床,先去给祖宗上坟,再回家宰羊。羊花了1900元,之前就定好了,这天一早送来的。过去哪敢想呢?三五年宰一只都不错了,如今他年年宰羊。

  说话间,他的老父亲、老母亲互相搀着进了小院。父亲马占林今年已85岁高龄。一坐下,老人家就打开了话匣子。

  这家以前就是红寺堡人。上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作出决策,宁夏启动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将黄河水引到此地。1999年,中共红寺堡开发区工委挂牌成立。从地理上看,这里几乎在宁夏的几何中心。如今,红寺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不断接纳着来自西海固地区的移民。

  过去,红寺堡被称作“亘古荒原”,在这里建设家园,谈何容易?马占林成了这座城市第一位环卫工,马建武和一位汉族朋友迅速加入其中。三个人起早贪黑打扫卫生,顺便在城市里种下一棵又一棵树。时间一长,绿树成荫,吃午饭时,再也不会“一碗饭半碗沙”了。

  为了致敬城市里最早的环卫工,这个小区被命名为环卫小区。

  人们陆续从西海固地区的同心、海原、原州、彭阳、西吉、隆德、泾源等县搬来红寺堡。既有汉族人,也有回族人,大家欢喜和睦,友好相处。马占林跟大伙相处好着呢,最好的几个朋友都是汉族人。回族人做饭好吃,有一户邻居家的汉族小孩总赖在家里不走,他索性就收作义子,一起养着了。后来,给这娃娶了媳妇。再后来,义子不幸去世,马占林给他留下的俩娃都娶了媳妇。到现在,两家孩子都喊他“爷爷”。

  马占林自己家也人丁兴旺,他膝下有5个儿子、5个女儿。大家庭开枝散叶,如今竟已五世同堂。老马自己说,加上媳妇、女婿,他都算不清这个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人。前不久,曾孙女高考过了一本线,即将成为家族第六个大学生。

  “有好些娃娃连名都叫不上来。”马占林咧嘴一笑,露出孩子们给他镶的一口烤瓷牙。家里最常出现的场景是,屋里最大的孙子比最小的儿子年长,几个一脸青春痘的少年进屋就大喊“太爷!”

  话虽如此,老马把家风定得很严。他教导儿孙们,“不惹事,不打人,不骂人,团结大家”,谁也不许违背。马占林在当地威望很高,“团结大家”可不是说说而已。这里有认干亲的传统,他老了,都快不记得收过多少干儿子了,既有汉族人,也有回族人。

  说话间,儿孙们陆续把过节的美食端了上来,炸油香、馓子、羊肉、鸡肉、凉粉、烩菜、各式水果一应俱全。

  隔壁两家汉族邻居串门来了,马占林赶紧招呼他们坐下一起吃。大家伙儿谁都不客气,一看就是经常走动。每年的古尔邦节,对这个多民族聚居区来说,都是共同的节日,回族人一定会把美食分给各族同胞。而到了春节,汉族人则把家里的水果、坚果拿来与回族邻居们分享。大家互相尊重饮食差异。

  在红寺堡,甚至在整个宁夏,这都是最司空见惯的一幕。

  今年,十个孩子家各自都宰了羊,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在老家居住时,“十年九不收”,完全看天吃饭,有些年月多下几场雨,未来三五年就只能靠那点粮食。

  马占林抓着记者的手,一字一句地说:“我没文化,一个字都不识,但这辈子经验多,啥都见过了。这日子,要谢就谢共产党,真做实事。”

  今年疫情期间,马占林把四个儿子都赶出家门,做了抗疫志愿者。儿子们都四五十岁的人了,天天在罗山商城等公共场所执勤,就像他当年为城市打扫卫生那样辛劳。至于为啥没让大儿子去,他笑着说,大儿子65岁,掉了一半牙,“木(没有)啥用嘛!”

  他叮嘱儿子们,下午要把炸油香、馓子和羊肉都拿去给邻居们分,千万不要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