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外媒看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专家解读)

■ 受访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党国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24日   第 10 版)

  7月2日,辽宁省本溪县高官镇新农村,村民在精准扶贫木耳产业园采收木耳。
  王佩武摄(人民视觉)

  近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成果情况。一段时间以来,外媒及国际人士高度关注,中国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大了脱贫攻坚力度。

  俄罗斯《独立报》近日刊文称,带领人民摆脱贫困,是中国共产党对本国人民的庄严承诺。面对疫情大考,中国2020年前实现如期脱贫的承诺没有改变。

  南非第二大新闻网站“独立传媒”指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中国今年仍有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南非和其他非洲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经验,通过政府制定健全政策法规,加强对企业指导,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帮助人民摆脱贫困。

  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表示,在中国,每个贫困家庭都有对应的扶贫手册,上面列着所有家庭成员的信息,还有他们要实现的如何脱贫的计划。每个月都有关于进展情况、所面临问题的记录。全国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负责人。所有的信息都在被采集和数字化后送到北京,中央有关办公室汇总所有数据。这就是中国的精准扶贫。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累计减贫9348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累计减贫幅度达到94.4%。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9年末的0.6%,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不少挑战和困难,比如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贫困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阻碍,生产资料进不来,农产品卖不出去,出现滞销等。

  疫情暴发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紧急下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提供了保障。中央及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如组织东部省份“点对点”接农民工外出务工;密切关注返乡“回流”的贫困劳动力,帮助他们在当地就业或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保证他们能有基本收入;通过电商扶贫、消费扶贫解决农产品价格下降、销售不畅等问题……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52个挂牌督战县2020年已外出务工285.23万人,是去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12.09%。扶贫产品滞销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因疫情而产生的一些致贫、返贫风险已基本解决,总体上原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可以按期实现。

  接下来,脱贫攻坚工作要和乡村振兴、城市化这两个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化发展。

  乡村振兴主要是通过农村地区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进步及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基础,最终将实现“农村地区没有贫困人口”的目标。城市化对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同样重要,其目标是“使贫困人口在城市得到更多帮助”。在中国一些地区,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村劳动力过剩以及当地条件不适合发展现代农业等,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因此,易地搬迁是扶贫政策的关键一招。我最近在贵州调研,对此深有体会。贵州用4年时间实现了188万贫困群众的易地扶贫搬迁和安置,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把居住在不适于生产、不宜于生活的深山区、石山区的群众搬出来,集中安置在条件好的城镇和坝区,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避免其他农村地区因土地资源紧张而产生致贫、返贫风险。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项历史任务。中国脱贫攻坚的一些经验和理念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参考借鉴。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推进市场化的同时,由政府提供必要帮助,两者缺一不可。中国近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依靠的是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困人口的发展意愿得到尊重,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在这一前提下,政府政策帮助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同时改善市场环境,两方面紧密结合,确保脱贫攻坚目标最终实现。                       

  (子  木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