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古厝其义厝——

用三国故事雕刻传承家训

刘 琳 翁宇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24日   第 06 版)

  走进福建省福清市江镜镇岸兜村其义厝,人们情不自禁大声惊叹:雕刻太美了!曾为福州众多古厝留过影的一名摄影记者更是竖起大拇指:“福州第一!雕刻精美度第一!保存完好度第一!”再细看,发现老厝溢满“三国味”:主厅正中上部有三组《三国演义》经典故事木雕,其他地方不少木雕也与三国故事有关。

  揭开其义厝神秘的历史面纱,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三国迷”——一代侨领陈其义的传奇人生。

  三国迷

  陈其义,生于晚清,福清江镜岸兜村人,少年时期随村里人下南洋。

  下南洋前,陈其义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家里也买不起这部古典名著。他对《三国演义》的全部记忆来自方圆数十里大户人家办喜事请的闽剧班子、评话名嘴。为看三国戏,为听三国评话,跑再远的路他都愿意。诸葛亮、关羽、刘备、张飞、周瑜……《三国演义》里的每个人物、每个故事他都能娓娓道来,是当地有名的“三国迷”。

  就这样,陈其义揣着一肚子三国故事,漂洋过海,远赴蕉风椰雨的印尼谋生。在印尼,陈其义不仅吃苦耐劳,且善于与当地人和新老华侨搞好关系,生意顺风顺水,没多久就赚得盆满钵满。民国初年,他携巨资回国营建其义厝。

  三国厝

  建造房屋,所用木材来自闽北,营建工匠来自福州,但总设计师却是陈其义自己。他要将自己从小看闽剧、听评话获得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刻在自家的每一落大厅、每一间房子的门窗上。

  陈其义从台湾买来品质上乘的香樟木,从莆田请来雕刻师。保存至今的其义厝像一座雕刻作品博物馆,100多幅作品,有圆雕、透雕、浮雕,还有阳刻、阴刻,极精致,内容皆源自中国古典名著、历史传说和民间习俗。置身于此,既是艺术享受,又是对历史文化的重温。

  其义厝,四扇两落,面积500平方米左右,一进有二楼。两侧墙有木质阴雕画连缀,并沿左右两侧楼梯通向二楼。二进大厅挑高,为主厅,正中上部嵌入三组大型主题雕刻。陈其义后人陈建财说:“家中代代相传,内容为老祖其义公所定,还留话要代代讲给儿孙听。”陈家人认为,当年其义公就是靠着这三个故事里的道理行商成功,所以奉为至宝。

  三国理

  三组大型主题雕刻内容皆源于《三国演义》,陈家代代相传:熟知三国故事,就能明白做人行事成功要诀,闯荡天下都不怕。

  三组大型主题雕刻的正中主题雕刻是“七擒孟获”的故事。左侧主题雕刻讲的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草船借箭。右侧主题雕刻讲的是三国故事里“吕布戏貂蝉”这一段。陈家后人说,这三组主题雕刻,实际上是陈其义精心设计的独特家训记录和传承方式。

  陈其义制定的独特家训被后代儿孙铭记。陈家人行商世界,敢拼为上,义字当先。今年73岁的陈建财,是村里第一个开始淡水养鳗的人。他知道,一人富不是富,将自己积累的养鳗经验无偿传授给大家,使不少农家因养鳗脱贫致富。

  2016年,已经69岁的陈建财再做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着自己积攒下来的巨资,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开荒种大豆。他说:“人活着,就要拼搏。如果自己这条路能走通,就能带动更多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