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8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祈盼丰收拜后土

梁 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14日   第 12 版)

  山西运城的后土祠
  薛 俊摄

  我是踩着《秋风辞》的韵律,拜谒后土祠的。

  汉武帝刘彻在其晚年的一个秋天,率领文武大臣到后土祠祭拜时,挥毫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有了这首千古绝唱,有了汉武帝的顶礼膜拜,后土祠便声名鹊起。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后土祠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娲氏的祠庙,也是华夏根祖文化、农耕生活的源头,被誉为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头,显现了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由于黄河泛滥、冲刷,后土祠多次被淹,只留下门殿及秋风楼。明清时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迁徙至北京天坛,加上后土祠地域偏僻,之后便香火渐冷马蹄稀了。

  一

  后土祠不大,但美景迭出。拾阶而上,进入祠门,一眼就可看到由山门与井台组成的国内罕见的“品”字戏台。据说这种品字舞台在国内是唯一。后土祠的山门,从正面看,和别的山门没有什么两样。从背面看,却是一个过厅戏台。为了出入方便,平时把台板卸掉。每逢庙会唱戏,就把台板架在预留的孔眼上:上面演戏,下面可以照常过往行人。每逢大祭,山门就被巧妙利用,搭上木板,与前面的“并台”成为一组“品”字形戏台。三台戏可同时上演,足见祭拜场景的宏大。站在戏台下,我们眼前仿佛呈现出一个大舞台,多少帝王将相在此演绎了一幕幕大戏。此刻,台下空旷,但不难想象昔日大戏开台的热闹景象,一片叫卖声、锣鼓声和喊好声。

  作为有2000多年历史的后土祠,其建筑风格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殿、献殿的石雕、木雕、琉璃饰品等各具特色。形象逼真的石雕,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雕栋画梁,玲珑剔透。献殿上基的琉璃饰品雄狮和大象,给人一幅活脱脱的动感,它们从天而降,背负两尊宝葫芦。雄狮昂首翘尾,阔步向前;大象步履缓慢,内卷长鼻,它们从不同方向走去,驮着经书,仿佛在向后土圣母游说。

  二

  进了正殿,迎面后土圣母端坐在高处,头饰华丽,双手合拢,笑眯眯的眼神,福态雍容。她在注视着来人,一天一天,都是这样笑容满面。此时,后土娘娘的霞帔上披着一幅红布,莫不是当地哪一位生了孩子的妇女还愿刚刚披上去的。再看殿内,墙壁上也挂满了这样的红布。写着字的红布是一封表扬信,无字的则是一首赞美诗。看来,与帝王不同的是,民间更看重的是后土娘娘的送子神力。塑像前的大鼎内,插满香柱,在一旁主持祭拜的不是和尚道士,而是一位淳朴的老农,气氛与我在农村时给祖先磕头没什么两样,这就更让人感到了后土祠的民间化。磕头时也没有庙宇中敲击铜钵清脆的声响,几个人在老农“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的喊声中,恭恭敬敬拜了再拜。

  三

  当初没有高楼大厦之说,建在黄河岸边的秋风楼,就有“半截插在云里头”的民谣。秋风楼下部为一高大台基,四周回廊,凌空横跨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沟上,在周围沟梁的衬托下,显得崇峻巍峨。据说,秋风楼原为五层,因建筑过高,被暴风吹倒,现在这座秋风楼是清代同治九年第三次重建的,高32.6米,三层,斗拱密致,古朴精美,形制巍峨锦绣,周围砖砌花栏,28根吊柱雕刻精美,形态各异,实为现存古建中罕见之精品。台基东西各雕横额一方,东曰“瞻鲁”,西曰“望秦”。正面门额上嵌有“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嗣”图,进入正面木门,迎面砖基上刻有“扫地坛”三字,相传楼基正是轩辕黄帝当时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处。沿木制楼梯往上,脚下发出仄仄响声,二三楼各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一通,一块刻于清代同治年间,一块刻于元代,字体苍雄遒劲,凝重流畅,书法刀法均属上乘。站在三楼,凭栏远眺,彩带般的黄河滔滔不息,激流尽收眼底。我想,这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的投影吧。

  今年全国“农民丰收节”将在后土祠举办。目前后土祠正紧锣密鼓地修缮,丰收节时它将以崭新的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