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8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优良家风传承“大爱”(新时代新步伐)

田志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04日   第 08 版)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那些年的经历,潜移默化地让我感受到军人奉献精神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这种精神和作风已经成为我生活的行为准则,即使在退役之后,仍然激励着我要努力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我们都要有担当、敢担当,并将奉献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征程万里,初心如磐。所以退役之后,我选择了生态环境保护这一行,将余生献给自然保护,希望能让绿水青山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随着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居住的地球日益成为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将全社会要协同应对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和公共健康危机的紧迫性摆上紧要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弘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把优良作风运用到推动美丽家园建设上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首先,发扬退伍军人勤俭节约的精神,践行“绿色生活”新风尚。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但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我们对地球资源的贪婪索取和无度挥霍,已经成为导致如今生态环境遭破坏、资源被过度消耗的根源。每个人若能履行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其实就是在为生态文明做贡献。我们浪费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其实都付出了环境的代价。让物尽其用,不要挥霍。实际上,个人的绿色生活作风,也会影响到自己周围的人,进而给所在当地社区乃至全社会带来良好的“绿色生活”新风尚。

  再者,要树立优良家风,传承家庭美德,培养对生命的“大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利全人类。我们爱孩子不是从物质上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而要更多地注意言传身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如真诚善良、热爱生命、勤于劳动、热心奉献、百折不挠的情感和意志等。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世界观、幸福观、气节和骨气、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待其他生命的做法,这些萌芽常常在儿童时代,在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潜移默化中就开始成形了,孩子们往往对父母的言行观于眼,入于耳,纳于心,塑于行。因此,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的树立和传承,对于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