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7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安溪

龙通土楼里看老物件

李志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7月29日   第 12 版)

  龙通土楼。
  吴承接摄

  “担箩、风车、木犁、米斗……”我们三五成群指着传统农耕用具一一辨认,不时驻足感叹。“这些东西承载了我们的记忆,可以被淘汰,但不应该被遗忘。”一位耄耋老人感慨。

  此时我们正身处福建安溪感德龙通“崇墉永峙”土楼。这座高11米,边长29米,呈正方形的土楼,沉淀着神秘与神奇。土楼前是一条发自玉门尖的小溪,在它的后方,小山从远处绵延而来。土楼外墙石基厚约2.3米,墙厚近2米,牢固坚挺。土楼取名“崇墉永峙”,“崇墉”即“高墙、高城”的意思。土楼整体是楼阁式,有72个房间和一个大厅,内设天井、粮仓、厨房、走廊等。

  土楼内有个历史陈列馆,陈列着从村民家收集来的物品。明艳的阳光泼洒在土楼,陈列馆里的每一件物品都闪闪发光,我们的眸子被照得晶晶发亮。

  陈列品以陶瓷、竹编、铁器居多。安溪早期的海外贸易,就是以茶叶、铁器、瓷器为主,曾经“货诸东南彝”。明清两代,安溪的民窑青花达到鼎盛时期,窑址多分布在西溪、蓝溪两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据记载有60余处。这里的青花多是碗、盘造型,或朴拙或雅丽,有的已破碎,但卷草、莲花、云气等纹样构图不失审美价值。竹藤编工艺是安溪一项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术,《五代初建安溪县记》中就有“荷畚执筐,为安职业”的记载,足见当时“畚”“筐”等竹制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在陈列馆里,我看到了笠麻、条筐、簸箕、笸箩、牛嘴簕等篾制的用器。让我惊叹不已的还有1000多份古契约,有明代崇祯年间的田契、清代乾隆年间的买卖契约、宣统年间的分家析产契约、民国时期的退婚契约、完粮票证等。这些古契约涵盖了村民日常生活的田地、山林、婚姻、分家析产等方方面面,是研究土楼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些古物什怎么搜求来的?”我好奇地问。“村民们听说要建陈列馆,纷纷把家里的古物什捐赠出来,有的还主动找我,带我去古厝和老屋的犄角旮旯里淘,淘出一件来,那个乐啊!”龙通村村支书许进丁仰头微笑着说,眼睛看向土楼四角的天空。在许进丁的讲述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我。第三组村民吴秀兰女士捐献出古契约、古尺、土地证、头簪插针、古煤油炉、梳妆台、镜箱等,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龙通先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和实物。许连才先生和许冰女士主动捐献了珍藏的100多份古契约。一位老兵将自己用过的瓷缸背包、粮油供应证,收藏的毛泽东选集等也献了出来。

  二楼是茶叶博物馆,存放着许多盛放陈年铁观音的陶罐,朴素美观,各有千秋。三楼陈列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百姓使用的床,古香古色。慢慢逛,细细看,我在这里转悠了两三个小时,似乎在广袤无垠的历史里走过了漫长的路。土楼和陈列馆中的老物件所散发出来的历史韵味,让我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