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觉广角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7月25日 星期六

防汛抗洪前线

他们的故事暖人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7月25日   第 08 版)

  防汛“阿姨团”
  在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江家岭村,有一支特别的防汛队伍——由中老年妇女组成的“阿姨团”。“我们之前是一起跳广场舞的‘舞友’,洪水来了,没心思跳广场舞了。看到这么多救援人员来帮我们修圩堤抗洪,我们也组织起来尽一份力。”干不了扛沙袋的重活,她们就装沙袋;修不了圩堤,她们就协助巡护,为村里防汛抗洪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图为7月11日,“阿姨团”给武警战士送来绿豆汤。
  新华社记者 周 密摄

  “硬汉”傅山祥
  洪水退去后,重庆万州区五桥街道五桥老街的淤泥没过脚踝。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汉子,扯着嘶哑的嗓子,如打仗般往来穿梭着,协助专业人员开展清淤、消毒工作。
  他是53岁的香炉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傅山祥。香炉山社区是万州洪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傅山祥从洪水中救出10余人,确保2000余名居民无一伤亡。
  统计因灾损失情况、制作数据报表、协助救援队伍清淤消毒……“硬汉”傅山祥还在忙碌着。他一直吃住在社区,3天只睡了8个小时。
  图为7月19日,傅山祥在帮助受灾群众清淤。
  新华社记者 黄 伟摄

  抗洪“父子兵”
  62岁的陈申桃原是江西省九江市新港镇江矶村党支部书记。今年7月,新港镇受到洪水侵蚀,陈申桃和在当地政府部门工作的儿子陈健一起,义务加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去。“我能和父亲一起并肩战斗,这是一件幸福的事。”陈健说。
  图为7月18日,陈申桃(左)和儿子在新港镇的东升堤上对圩堤边缘进行加固。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七旬摆渡人
  王启干,今年70岁,安徽省安庆市海口镇培文村人,从1979年开始,在当地的西江上摆渡,2017年因年纪大而“退休”。
  今年受强降雨影响,西江水位暴涨,淹没了通往培文村的道路,转移村民、抢险救灾等都因无法通行而成了难题,村干部紧急联系王启干,他毫不犹豫地答应,重启摆渡船。
  经过连夜检查和调试,王启干驾着已停摆3年的船“重出江湖”,在儿子和儿媳共同帮助下,从7月11日开始,每天往返于西江两岸,帮忙转移群众、运送物资、接送参与抢险救灾的解放军官兵。
  图为7月20日,王启干驾船行驶在西江上。
  新华社记者 周 牧摄

  护堤志愿者
  1998年出生的蔡锞今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并考上北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7月11日,蔡锞领取毕业证书后,返回老家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此时的藕池河大堤团洲段已超警戒水位数日,防汛人手紧张。蔡锞主动报名成为防汛志愿者,白天开挖导浸沟、巡堤查险,有时晚上值守涵闸。“大堤在,家才在。”蔡锞说,“我家离大堤不远,大堤是‘家的生命线’,守护大堤就是守护家!”
  图为7月15日,蔡锞在巡堤查险。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蛙人”战险情
  50岁的徐庆九,1996年曾是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防汛潜水抢险突击队队员。时隔24年,徐庆九依然“潜”在防汛抗洪一线。入汛以来,洞庭湖一度超保证水位,位于洞庭湖畔的华容县,河流涵闸大小险情不断,7月10日起华容县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徐庆九频繁地潜入水中、浮出水面,守护着大堤安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哪里有险情,我就去哪里。”徐庆九说。
  图为在华容县华容河一处有险情的涵闸,徐庆九正准备潜水排险作业。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