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国际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国担当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观象台)

陈戎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7月16日   第 06 版)

  2020年,匆匆已过半。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7月15日6时34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325万例,死亡病例超过57万例——全球疫情之严重,丝毫未见减轻,反在加速蔓延。全球疫情的顶峰尚未到来。

  疫情,让世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阐释,如今读来,更觉意义非凡:“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对内严控疫情,对外倾力援助,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中国的抗疫表现,全世界有目共睹。

  2020年上半年,中国历经严峻的挑战和考验,1月底武汉疫情突发、3月输入性病例突增、6月北京疫情反弹。但是,中国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采取前所未有的防疫措施,取得了防控疫情的阶段性成果。这样的抗疫成绩,弥足珍贵,堪称表率。

  经过半年的抗疫历练,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均已确立“常态化防疫”的思想意识和防控模式,涉及抗疫防疫措施的科学有效、医疗卫生系统的高科技管理、市域治理的上下响应等。同时,新冠病毒疫苗的科研攻关也一直在进行。中国作为“紧密型”社会,是最早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的国家。常态化防疫,是中国与新冠病毒殊死搏斗半年多积累的经验。随着全球疫情7月以来加速蔓延,常态化防疫的中国经验,为全球抗疫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6月,北京突发第二波疫情。中国抗疫面临新一轮挑战。北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没有采取简单的封城措施,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风险层级有针对性地应对,靶向发力。由于措施和处置迅速及时,一个月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截至7月14日已连续8日无新增病例,医护人员和就诊患者零感染,被外媒誉为“外科手术式定点抗疫”。与此同时,北京实行了1000万人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严格追踪密切接触者。虽然目前疫情趋于稳定,北京仍然实行常态化防疫,丝毫不敢松懈。北京经验堪称抗疫“样板”。

  中国对全球抗疫的贡献,全世界有目共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全球疫情发生后,中国始终秉持共同体理念,支持全球抗疫,源源不断地运送抗疫医疗物资、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援助了五大洲120个国家和地区。

  相比物资援助,与世界各国分享防疫经验、帮助他国建立抗疫和市域管理模式,在全球疫情加速蔓延的当下,显得更为重要。中国作为和平崛起中的大国,在疫情面前表现出空前的大国担当。中国与国际社会共享城市卫生防疫、公共管理和疫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世卫组织的协调下为全球合作抗疫做出了积极努力。

  疫情时代,有一点是确定的:新冠病毒对所有肤色、所有种族的人一视同仁,对强国和弱国一视同仁,将人类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无处幸免状态”,其高传染性和强传播性,让全世界付出了惨重代价。然而,世界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一种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病毒”,这就是“政治病毒”。数月以来,单边主义、“某国优先”甚嚣尘上,“甩锅”“断供”“退群”闹剧不断上演,给全球合作战疫蒙上了一层阴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携手抗击疫情的艰难历程中,共同展现出的国际人道主义情怀和人间大爱,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也为全球抗疫带来希望和信心。

  “后疫情”时代,人类或将与新冠病毒长期共生共存,疫情防控将会常态化。这既是对各国防控措施、防控能力乃至卫生体系建设的巨大考验,更是对国际合作抗疫行动的严峻考验。只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休戚与共,反对单边主义,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和世卫组织的权威,真诚携手、通力合作,人类定能彻底战胜新冠病毒,还世界以安宁。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