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科教观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7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科技新基建的靓丽底色

陈 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7月06日   第 09 版)

  新型基础设施是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石。绿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的根本要求,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新基建的必然要求,是带动促进传统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单纯依靠财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增长不可持续,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我们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钢铁、石化、建材等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行业,长期存在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给资源环境承载造成极大压力。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突出短板,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模式,必须统筹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中央明确要求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其中,集约和绿色是新基建的应有内涵,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是项目储备选择、投融资安排、布局选址等决策的重要方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高耗能新基建,迫切需要推动绿色设计、节能减排、集约和绿色发展。

  我国人口多、资源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绿色发展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在特定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传统资源有限,越用越少。因而“发展极限论”等绝对化观点认为,全球资源难以支撑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技术、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新生产要素具有可复制、可共享、可增值的特性,越用越多,将创造出可持续的新增长点。创新可以突破传统资源的限制,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依靠创新走集约化、绿色化发展道路。要适应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期盼,加快推进绿色新基建和传统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升级,支撑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引导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生态环保产业,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融合,拉动绿色新基建,形成新业态、新动能。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依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定义:绿色经济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是一种低碳、资源高效型和社会包容型经济。因此,绿色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新模式,包括但不限于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还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绿色资源、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贸易、绿色创新、绿色教育、绿色就业、绿色治理等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是一个绿色的生产、生活、组织体系,必然需要绿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作为支撑和引领。广泛使用的绿色创新、环境创新、生态创新等概念,不仅包括环境技术创新,还包括绿色工艺、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相关的绿色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综合全球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及绿色新政的发展态势可以看出,人类文明正在经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绿色新基建将引领人类绿色发展的新未来。

  (作者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