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成语里的中医”栏目今天和大家见面了。为什么要开这个栏目呢?主要想传播一些有趣味性的中医文化知识。
中医药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古人的生存生活休戚相关。而成语是约定俗成、广泛使用的短语,其中有不少反映了中医治病救人的内容,如病入膏肓、对症下药等;有的是文人学者借用中医概念来说明社会现象的,如讳疾忌医、无病呻吟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其他领域的用语被中医拿来改造后赋予了新内涵的,如起死回生、不寒而栗等。
我们想通过介绍一个个与中医有关的成语,来说明广义的医学、广义的健康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要想真正理解这句话,让我们从成语开始吧。
对症下药,含义不用解释,大家都懂,它最早说的是华佗的故事。
华佗的官方传记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里,说当时有两个政府官员,叫倪寻和李延,都头疼发热,苦不堪言,一起去找华佗看病。华佗说,倪寻得吃泻药,李延得吃发汗的药。
他们俩一听就都很诧异,怎么一样的病症,开的药方不一样?
华佗解释说,倪寻“外实”,李延“内实”,意思就是前者的病属于吃多了消化不良,后者的病是由于外受风寒,病因既有差别,治疗方法岂能一样?俩人半信半疑,拿了药回家吃了,第二天就都好了。
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疑难杂病,治起来最棘手。国医大师路志正就认为,疑难病的治疗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发挥中医综合治疗法优势,往往能迎刃而解。
当然,如果按照清无名氏在《病玉缘·闺怨》中所说的,“世间无不可医之病,倘能对症下药,岂有不瘳(瘳是病好了的意思)之理?”就有些过了。大方向对,过程中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打包票。
对症下药的意思早就有了,但是对症下药这个词语的出现,倒不是在三国时期,而是几百年后的南宋了。而且是被学术界借用总结了出来的。当时,朱熹解释克己复礼时说,便是捉得病根,对症下药。也就是说,要想节制欲望,约束自己,得把自己的行为归之于礼。一般人做不到,怎么办?得找病根,针锋相对地解决掉。后来,清代文学家李绿园在他的小说《歧路灯》里是这么用的:“又说了一会前贤家训条规,座右箴铭,俱是对症下药。”朱自清在《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里是这么说的:“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对症下药罢。”
从这个成语也可以看出,医学与社会、与文学有着紧密的关联度。毕竟,研究种种社会现象、文学问题,说到底围绕的还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跟医学也算是殊途同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