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6月22日 星期一

中国力促新冠疫苗研发国际合作(专家解读)

■ 受访专家: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公共卫生高级研究员 黄严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6月22日   第 10 版)

  图为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质量检定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进行杂质检测。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据路透社6月16日报道,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其实验性冠状病毒疫苗已在临床试验中触发抗体,并计划与其他国家开展试验合作。路透社此前称,中国当前加大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同有关国家开展疫苗研发等合作,推进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5条技术路线。

  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使大卫·纳巴罗认为,疫苗研发成功将是抗击疫情的重要进展,“中国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是对国际社会实实在在的贡献”。

  据埃菲社近日报道,负责生产巴西约80%的血清和疫苗的布坦坦研究所与中国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以期共同展开新冠疫苗第3阶段临床测试。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美洲疫情加速蔓延,非洲疫情防控仍有较大压力,欧洲尝试逐步“解封”同时面临疫情反弹风险。尤其是近段时间,一些国家爆发反对种族歧视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使不少地区新增病例有上升趋势。在缺乏治愈新冠肺炎特效药的情况下,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预防和控制疫情迫在眉睫。

  疫苗研发要满足安全性、有效性等多方面要求,经过大量临床验证,保证一定比例的接种人群产生抗体后方能投入使用,以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真正切断病毒传播链,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挑战是全球性的,应对挑战的方案也必须是全球性的。

  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6月2日,全球正在研发的候选疫苗超过130种。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4种疫苗进入临床二期试验,3种疫苗同时在进行临床一、二期试验,2种疫苗正在进行一期试验。

  在新冠疫苗研发上,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中国是最早进行疫苗研发的国家之一。中国调动国内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的资源,按照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5条技术路线开展疫苗研发。政府的大力支持极大增加了疫苗研发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国一贯对疫苗研发国际合作持积极态度。5条技术路线均对外开放,中国企业与加拿大、英国、德国、巴西等国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中国还同世卫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国际组织开展科研合作。中国研究团队在《柳叶刀》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分享研究进展及成果。

  疫苗研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实现疫苗在各国各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同样重要,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建立融资机制、夯实各国合作意愿是两个关键问题。国际社会需进一步加强协调,尤其是中美等主要大国要积极参与,共同解决生产、分配、卫生技术评估、价格控制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疫苗获取机制”,保证未来更多人用得上、用得起疫苗。

  中国拥有研发、生产疫苗的强大能力。中国还曾多次表态,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中国将为国际公共卫生事业作出更多贡献,为世界带来战胜病毒的曙光。 

  (本报记者 李嘉宝采访整理)

中非为国际抗疫合作树标杆(国际论道)
海外声音
中国力促新冠疫苗研发国际合作(专家解读)
责编:严 瑜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