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爸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外科的一名军医,叫吴扬,是个特别认死理的医生,我们在家经常随着病人喊他“吴医生”。由于吴医生工作的特殊性,家里人过春节向来都要给他的值班让步,不仅如此,其他家庭活动安排也都是随着吴医生的排班表和他科室病人的病情变化而变化。今年春节吴医生值年三十的班,这是个可以初一启程、我们一起回老家看看父母的好机会,但是值班的日子还没到,新闻中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让他做出了一个郑重的决定:“不走了,必须留在北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去一线。”他说得斩钉截铁。
平时不是手术就是守在病房的吴医生很难得和我们团聚在家,但这次团聚很是“煎熬”。每天看着新冠感染患者人数不断往上升,我们却什么都做不了,满满的无力感。吴医生话不多,爱讲道理,对病人比对我们好,此次疫情他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恨不得立马冲去一线救人。
2月17日晚上,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吴主任,作为ECMO专家组成员,请您立即带队出发。”军令如山,我一边帮他收拾衣服一边听他在电话里嘱咐:“带上机器,小黄在吗?她可以出发吗?”半小时不到,他已奔出家门,剩下目瞪口呆的姥姥、孩子和我。
晚上10点多钟的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夜都没接到电话,我一夜未眠。病人情况怎么样?他怎么样?有没有危险?我抱着电话不敢放,害怕错过每一个环节。
2月18日上午7点37,终于等到一条信息,吴医生发来的:“已经到达目的地,今天进监护室!”接下来又是杳无音信。
孩子吃饭时安慰着姥姥:“姥姥别害怕,我爸爸会注意的,你要好好吃饭!”一下子成为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属,身份的转变还需要我们适应,好在都是学医的,都有心理预期。孩子姥姥更是拿出护理部主任的架势,准备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我刚出监护室!”
“昨晚一晚没睡,病人情况不稳定!”
“同事发烧了!”
“病情很重,刚才在抢救!”
我们的心情随着吴医生发来的短信内容起伏不定。“能不能抢救回来啊?你怎么样啊?千万要注意防护啊……”救死扶伤,医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病人能够康复。这一刻,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心是连在一起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病人能活下来。但是,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个病人极危重,已经用上了ECMO。
看到吴医生穿着防护服和汗水湿透全身的照片时,我什么都不敢奢望,只求他平安回来就行,就像网上有段视频里说的:“回来就好,家务活我包了!”
新冠肺炎救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吴医生用的仪器ECMO,它绝不是靠机器,而是靠医生的应用技术、对重症患者的救治经验和诊疗水平。救治一个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气管切开需要负压病房,需要医生、麻醉、护士的配合。而终末期病人ECMO的救治,吴医生需要用一整晚的时间来为其调整治疗、需要用“雷霆手段”把病人大出血止住,在条件不具备的环境下,在病人发生严重出凝血障碍的情况下保持ECMO正常运转近30天。
在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多学科的全科医生和重症医学科医生越来越少,吴医生日常救治心脏病人积累的经验,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为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
你要问我,害怕不害怕?我真的很害怕。担心不担心?真的很担心。如果老吴被传染上怎么办?如果他因为这个去世了怎么办?其实全都想过,但是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他的时候,他得上,作为医护人员的家属早已经在结婚的时候做好了思想准备,国家有难,人民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会冲上前去!
46天后,吴医生安全回家了,我默默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引来无数朋友点赞。
从医二十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夜半三更,只要电话铃声一响,吴医生都会第一时间冲到科室。有一次他因为发烧正在办公室输液,一听病人有病情变化,自己拔了针头,针眼儿流着血给患者做心脏按压。为了救治病人,他弃自己安危于不顾,几十年如一日。因为常年一天只吃一顿饭,年轻时候就得了胆结石、肾结石、反流性食管炎、椎间盘突出,每次劝他要照顾好自己的时候,他都会极为认真地问我,“病人重要还是我吃饭重要?”
感谢你吴医生,感谢所有在抗疫前线默默付出的战友们,感谢你们的逆向前行换来人民的安全。吴医生,你并不伟大,却做了自己作为医生应该做的,你知道吗,我们的小外甥这样写到:“我长大了,也要像姨夫一样当个好医生。”
吴医生,为你骄傲。吴医生,欢迎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