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4月16日 星期四

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抗疫、共克时艰

“共享与合作是最好的药方”

——援外抗疫专家的故事

本报记者 叶 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4月16日   第 05 版)

  4月12日,中国专家组在伊拉克架设CT设备。
  新华社记者 张 淼摄

  “砰砰砰……”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枪声,陈淮没有惊慌。他继续与对面的当地放射科医生交流,讲解CT检查新冠肺炎的要点。

  陈淮来到伊拉克已一月有余。他是广东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3月7日,他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的志愿专家团队一行7人,从广州飞赴伊拉克巴格达,支援伊拉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下飞机,我们看到用中阿双语写的巨大横幅,中文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当时就觉得很感动。”

  此前,伊拉克各界援赠中国78吨医疗物资并附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次,中国专家组带着援助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口罩、防护服、重症医疗抢救设备等防疫物资,一起来了。

  “青天同一色,风雨共兼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全球蔓延。在这场全球合作抗击疫情行动中,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有雪中送炭的物资援助,更有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团结合作精神。

  枪炮声中援外战疫

  与专家组的许多成员一样,这是陈淮第一次来到伊拉克。回想3月7日,陈淮在科室上班,突然接到电话,需要派人支援伊拉克。“我想,任务紧急,还是自己上比较合适,就给老婆打了个电话,让她把我的衣服收拾好。她也是医生,很支持我。3个小时后,我们集结出发了。”

  伊拉克疫情、战事叠加,专家组很快投入工作,开始了这场枪炮声中的战疫。分拣捐赠物资、进行视频连线、起草防控方案、举办座谈培训、宣传防疫知识……最初的一周,为了迅速摸清当地情况,成员们几乎都睡不到五六个小时。去较远的城市走访时,专家组早上7点出发,一到达就开始第一场讲座,下午4点才吃上午饭,然后接着座谈,到夜里11点结束工作。

  很快,当地民众开始戴口罩,一些城市实施宵禁,中国专家组的建议起了作用。陈淮记得,专家组去巴士拉座谈时,当地卫生局官员询问疑似病人如何处理,因为伊拉克只有位于首都巴格达的中央实验室可以做核酸检测,专家组建议在当地进行咽拭子采样,然后送到巴格达检测,以避免疑似病例流动造成交叉感染。这位负责人听完后,直接签署了命令给医疗机构,要求按这样执行。

  “真的没想到,我们的建议会立竿见影、形成决策。”陈淮说,“他们非常信任中国经验,因为交流太热烈,很多安排为一小时的会面,都谈了两个多钟头。”

  带着口罩、防护服和防弹衣,从伊拉克最南部的巴士拉到北部库尔德自治区,从油田、电站到联合国驻地,中国专家组马不停蹄地走访并分享经验。一开始,当地医务人员称呼他们为“医生”,后来都改叫“亲爱的朋友”。

  在巴格达,中国专家组援建了一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看着中国专家又是选址策划,又是组装设备,又是给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凡事都亲力亲为,长时间穿戴防护设备后脸都变得红肿,巴格达医学城医院院长动情地说:“你们中国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帮助伊拉克,你们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使我们团结在一起。”

  3月25日,经过两周改造、设备安装调试和预实验,实验室在巴格达医学城医院揭牌,整个伊拉克为之振奋。专家组领队、广东省红十字会社会赈济部副部长陶中权告诉记者,现在实验室已经检测了2000多例标本,缓解了伊拉克检测能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虽然工作繁忙,在伊拉克的日子却不乏暖心的事。团队成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阿拉伯语语系讲师艾河旭发现,当地媒体持续对中国专家组的工作进行报道,伊拉克人民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点赞这些新闻。有一次,在医学城附近,有小商贩看专家组成员穿着红十字会的衣服,便问他们是哪里人。“后来,我们在旁边躲雨,他跑了几百米,送来好多糖果。他说中国人很友好,希望共渡难关。”

  抗疫“宝典”接力完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专家组一批批集结出征。3月17日,浙江省组建共12人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协助应对疫情。除了优秀的一线医护和重达9吨的防疫物资,医疗队还带去了一本书。

  专家们带去意大利的这本书,全称是《新冠肺炎防治手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经验》。这次应对疫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创下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疑似患者“零漏诊”、确诊患者“零死亡”的“三个零”奇迹,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说:“我们希望,能把我们总结的经验带给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

  手册内容涵盖预防、诊疗、重症护理等,中文版有近70页。据媒体报道,在意大利的医院,手册被当地的医生随身携带。如今,这本手册已有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泰语、波斯语、印尼语、塞尔维亚语、阿拉伯语等10多个版本,在由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全球新冠肺炎实战共享平台上,手册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浏览和下载。这背后,离不开各国志愿者团结一心的线上接力。

  “最初接到这个项目时,我们都非常兴奋。之前总觉得翻译离前线远了些,终于我们也能为战疫出力了!”阿里翻译众包平台产品运营管陶然,是这次手册翻译志愿者招募管理的负责人,兴奋之余,她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战疫,我们不仅要完成,而且要做好!”

  很快,管陶然和同事们在阿里翻译众包平台“做到!”网发出邀请,各国志愿者们申请加入的信息一条条发来。“嗨,我在韩国,我很乐意加入”“非常好的项目,我很想尝试”“手册很实用,我也想奉献自己的力量”……

  由于不同语种涉及到多国的志愿者,大家时区不同,随时随地在线沟通是常态。有时候管陶然在北京的半夜醒来,发现俄语群聊得火热。她不懂俄语,用了翻译网站才知道,大家在讨论一些缩略语的意思,推敲翻译的细节。

  防治手册涉及很多医学专业词汇,对不少译员来讲是个“难啃”的挑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葡萄牙语系学生李小白,用了一个周末时间完成分配给他的中译葡任务。“边查边学的过程,主要时间都花在术语理解上了,有些拿不准的我还询问了老师和外教。”李小白说,虽然他的翻译任务只有5000字,但希望这5000字真的能起到帮助。

  同样第一时间加入翻译阵营的还有40岁的乌克兰人阿列克谢。此前,阿列克谢在新闻上看到,俄语国家的医生在网上查找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法时,碰到中文资料,只能用在线机器翻译,翻译准确度没保障,这让他感到很揪心。“参与其中,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救人也是救己。”阿列克谢说,“一想到俄语国家可以参考这本中国抗疫经验,少走弯路,我很开心。”

  从分发任务、翻译,到质检、排版,志愿者承担的各语种版本上线任务都只花了不到10天时间。不管打开哪个译本,你都会在手册扉页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面对全新的未知病毒,共享与合作是最好的药方。”

  云端分享跨越国界

  有人奔赴国外前线支援抗疫,也有人在坚守岗位的同时,用各种方式与各国携手抗疫。

  在钉钉的“国际医生交流中心”进行首次直播的时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苏俊威正处在隔离期。为了制作直播时的演示文稿和英文讲稿,他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准备了2天。“与大家想象的直播不同,我们的直播比较严谨,没有人说俏皮话,先是主讲人讲解,然后是提问与回复。”苏俊威介绍。

  虽然这一场直播的主题是对自己医院新冠肺炎防治手册的解读,苏俊威还是提前邀请了和他一同隔离的2位同事加入,相当于组成“智囊团”。“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要确保提供给外国医务人员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苏俊威说。

  某种药物的效果如何?医学影像如何解读?轻症病人要不要集中治疗?如果没有能力筛查疑似病人,应该如何隔离?……这些来自海外医护同行的问题各种各样,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建了一个20多人的群组,几个科室的医生常常在群里讨论,确认答案后再发给提问者。

  目前,“国际医生交流中心”已经收到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家境外医疗机构的申请。大批中国医院也陆续加入到这一平台中,例如,武汉雷神山医院是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体接管的,想了解重症病人如何治疗、一家上千床位的传染病医院如何管理,问他们就对了。这个紧急搭建的中国医院和全世界交流的平台,背后的希望很简单:全球一心,团结抗疫。

  其实,线上交流已经成为中外合作抗疫的重要方式。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张文宏等中国专家都曾通过视频连线,与外国同行分享中国抗疫经验。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赫尔曼曾说,中方专家不遗余力介绍经验,分享内容丰富详实,对新冠肺炎临床诊断治疗、疫情整体防控有着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护人员对美国医生特鲁多的这句话感触颇深。

  苏俊威感到,对于这些经验交流,国外医生的反馈很好,这让他坚信,大家一定能渡过难关。“全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每个人能做的事情有限,但是合起来,我们的力量是巨大的。”

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习近平讲故事)
“共享与合作是最好的药方”
用《护士日记》记录58天战疫历程(众生相)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