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3月26日 星期四

居民健康的“守护神”

——战“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纪事

李贞 周杨瑞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3月26日   第 05 版)

  周林(右二)和同事把小区居民团购的蔬菜送到团购点。
  资料图片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琐碎又繁重:在大家都闭门不出的日子里,他们要走进小区的每一栋楼、敲响每一户家门;为居民测量体温,登记社区出入人员,帮住户买菜送菜……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作为站在防控最前线的人,社区工作者们肩负重任,他们工作中的苦辣酸甜,也是抗疫一线最生动的故事。

  “所有人平安,我们才放心”

  14点30分,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华锦社区的居民们组建的98个“门栋群”又活跃了起来。每天这个时间,华锦社区居民都会在微信群里填写“需要社区帮忙购置日常物资清单”。晚上,华锦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会将统计好的清单发给超市,方便超市提前整理、备货。次日11点,社区会安排数辆公交车、私家车和冷链车,去超市将社区4700多户居民所需用品统一运回。“最多的一天,社区为居民们采购了九万三千多元的物资。”华锦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周林说。

  华锦社区的老年居民很多,65岁以上的老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1%。社区工作者对他们格外关注。每天采购的食品和日常用品,社区工作者都会为不方便下楼的老人们提供上门送物资的服务。

  为及时了解大家的身体状况,社区还呼吁老人们开启健康“打卡”——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给社区工作者们报个平安。要是过了约定时间,周林就会一一给没有“打卡”的老人发信息询问状况,“要统计到所有人平安,我们才放心”。

  疫情防控期间,该如何灵活运用网格化管理,为居民提供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成为了各地社区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对此,北京市南磨房地区赛洛城社区党委书记王建刚总结出了自己的工作心得。

  赛洛城社区的3000余户居民分布在40栋楼房里。社区里既有商品房小区,也有老旧的宿舍楼和平房区,物业水平参差不齐,王建刚坦言:“这样的情况使得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很大。”

  为克服困难,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区,王建刚圈出不同的工作重点:商品房多为开放式小区,人口流动性大,需要减少出入口,临时按封闭式小区管理;而老旧宿舍楼和平房缺少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和产权单位沟通,重新规划管理方式。“所有小区都实现了24小时的严密管控。”王建刚说。

  具体到细节,王建刚得考虑到方方面面:不仅要核实清楚每位居民的居住情况和健康状况,还要为居家隔离的居民清运垃圾、提供生活保障、转送快递……“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号码给了辖区物业、医院、学校,还有居民代表、楼门长、民警。”王建刚说,现在他的手机里有近800个联系人,每天要接六七十个居民反映困难的电话。

  疫情中,居民们难免会产生焦虑心理,安抚好大家的情绪,也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

  1月30日,湖南省醴陵市国光社区居民杨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听闻消息后,大家都急着打电话到国光社区党委书记文韬那里询问详情。

  文韬一面安慰大家不要恐慌,一面带领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行动,对小区楼道进行消毒,在小区内张贴宣传防范措施的海报,挨家挨户发放消毒药物。社区工作人员忙了一整天,终于排查、走访了小区7栋楼里的全部住户。

  为了让大家安心,社区干部们还在小区门口搭了一个简易的小棚,三班倒,开始了长达一个半月的24小时轮值工作。看到社区工作者们忙碌尽责的身影,小区居民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了下来。文韬告诉大家:“咱们严防死守、做好防护,不让社区内出现第二例确诊病例!”

  “这段经历会让我一生难忘”

  社区作为防控的最前线,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无数社区工作者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只为守护一方平安。

  李琴是一名在湖北省十堰市铸一社区工作6年的网格员。同时,她也是一个八个月大孩子的妈妈,现在仍处于哺乳期。

  战“疫”期间,社区工作早七晚九,李琴有时要忙到半夜12点。每天早上出门时,孩子还没有醒;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社区的同事照顾我的情况,每天中午帮我空出来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这也是一天里李琴仅有的可以和孩子碰面的时刻。

  但是提起这段时间的辛苦,李琴从不抱怨。她说:“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必须要做的。这段经历会让我一生难忘。”

  王建刚也是同样一门心思扑在了社区防控工作上。

  北京赛洛城社区平房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和设备都很短缺,经和办事处协商,王建刚决定,白天由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负责管控,夜晚则抽调巡防队封闭管理。为了让在夜间巡防的同志们执勤时有个暖和的地方休息,王建刚带着两名保安,靠着两辆小拖车,硬是把借来的一座岗亭从一公里外给推到了目的地。干完这趟力气活,王建刚累得浑身大汗。

  2月26日是王建刚的40岁生日,也是赛洛城社区进入战“疫”工作的第34天。王建刚和爱人都是社区工作者,为了减少风险,两人分居两地。生日这一天,王建刚是在社区和同事们一起度过的。在爱人给他预定外卖送来的蛋糕面前,王建刚许下了生日愿望:“祝所有和我们一样的工作者和志愿者平安健康!”

  文韬平时就有痛风和高血脂的老毛病。为了防控疫情,他最近经常是每餐吃方便面、速冻水饺,熬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着觉。一直到3月8日,文韬才休了今年的第一个假。同事都说:“他压力大呀,这次战‘疫’让他的头发白了不少。”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北部湾社区党委书记张燕来说,熬夜工作也成了常态。“有一天凌晨,一名新增确诊患者的疑似居住地在我们社区。我马上从床上爬起来,回单位核查户籍簿,紧接着又接到另外的排查任务,一直核对到天亮。不管一两点还是三四点,电话就是命令。”

  面对这样的工作强度,张燕心里想得还是“能再多做点什么”。“我的身体还扛得住。想到在一线苦苦奋战的医护人员,我更打起了精神。”张燕说。

  “一声‘谢谢’让我充满了干劲儿”

  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必不可少,社区里的每一份子,都是重要力量。

  “疫情当前,光靠我们社区的14名工作人员,想快速完成社区战‘疫’的所有工作,确实力不能及。”好在,醴陵市开展了“城乡统筹·三社联动”行动,文韬以社区名义发出倡议,招募志愿者,立即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就这样,专业社工、社会志愿者、退役军人等社会力量,都参与到了醴陵市国光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3月11日,天上下起了大雨,几位退伍老兵还在坚持为国光社区站岗。文韬劝他们“雨太大了,可以歇歇”,老兵们却哈哈大笑说:“下点雨怕什么,我们老兵连枪子儿都不怕!”

  2月15日,在防疫工作最忙碌的时候,武汉市华锦社区迎来了战“疫”的第一位志愿者——一位“80后”的年轻党员。他开着私家车,帮社区居民一趟趟地运送新鲜蔬果。又过了几天,一位高校的教师也加入到了志愿服务队伍里来。陆陆续续,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来到华锦社区,和社区工作者们一起起早贪黑地忙活。“太感谢了,志愿者们就像‘及时雨’,可帮了我们大忙!”周林感慨说。

  这场战“疫”拉近了居民们和社区工作者的距离。

  醴陵市国光社区辖区内低保户、特困户较多,很多人自家生活并不富裕。但看到值守的社区工作者们工作辛苦,居民都轮流送牛奶,送热乎的饭菜。

  李琴工作的十堰市铸一社区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老人家行动不太方便,握笔写字时手会轻轻颤抖,为了向社区的工作者们致谢,她亲笔写了感谢信。拿到这封信,李琴很是感动,她说:“居民们说的一声‘谢谢’让我充满了干劲儿。”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场战“疫”仍在紧张地持续着。社区的大街小巷里,仍然穿梭着忙碌的社区工作者们。

  张燕说:“大家付出的点点滴滴都是小小的爱,但汇集起来就是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习近平讲故事)
居民健康的“守护神”
武汉的“法国女婿”当上了志愿者(众生相)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