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北美华文文坛可谓水草茂盛,作家身份也是色彩斑斓。马蹄花香,风吹草低,如野火燃尽后生机勃勃的草原。时空变幻,遥望云天,一个个倔傲的灵魂,在生命的原乡里吟唱。蓦然间,在散文高地上,蔡维忠的名字迎面走来了。
蔡维忠是1977级大学生,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之后赴美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先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分子病毒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后于纽约长岛生物医药公司从事新药研究和开发。这样一位科学家,近年来成为美国《侨报》及《北京晚报》的专栏作家,散文发表于《当代》《散文》《光明日报》《读者》等海内外报纸杂志,随笔集《美国故事》深受读者喜爱。
蔡维忠足迹遍布几大洲,从纽约的长岛,到大海彼岸的家乡。他喜欢穿越在时空的隧道里,写自己遇见的人、看见的事,洞察世界的前因后果,揣摩地球和人类命运的未来。
蔡维忠的写作风格以严谨著称,这得益于他的医学背景。他认为科学与文学是相通的,前者研究自然的真实规律,后者以心灵诚实为基础。他笔下的文字,简洁明晰,凭内容和真情吸引读者。他从不用艰深的句子,文风平淡朴实,思想和文采却蕴藏其中,他的文章总有强大的内容做支撑。
近年来,蔡维忠发表的散文越来越多,仅以《散文》月刊为例,就有《舞台上下》《远古的呼唤》《安第斯山双城行》《告别金门的炮声》等。其中,《六个签名》写的是一个美国医生从抗战前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的经历和命运,激荡起伏,感人肺腑。《马拉松》表面上是写马拉松比赛,其实是写一个叫丹尼的人。这是一个曾经吸毒的孩子,他进入空军服役,还成为一名警官,仍然必须以性命与毒品抗争。作者巧妙地用他参加的马拉松比赛,象征他的成长经历,即丹尼的一生是与毒品进行“马拉松战斗”的一生。
特别要提到《明月孤舟尺八箫》,写日本尺八大师塚本竹仙将尺八传回中国,他的学生逍遥在中国再传承尺八的感人故事。尺八音色独特,契合心灵,表现力强,自由度高,但吹奏难度很大。这个在中国消失的古乐器,却在日本依靠修行人的虔诚重返故国,文章中回荡着一种对生命炽爱的神圣力量。
蔡维忠的散文,首先吸引人的是他下笔的独特视角,他总是在平凡的世界里给读者构筑出一个奇妙世界,在干净理性的文字里,隐藏着寓意深邃的思考。例如他的《美国故事》,写美国的平常生活,却能解析出美国社会中人性的光芒与晦暗、人生的精彩与无奈,当然还包括当地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社会制度、道德观念和美国梦的过去与现在,等等。
曾经在纽约见到他。都说他性格比较内向,其实他内心敏感又热忱,对外部世界洞若观火,内心坚定坦荡。他的写作起步较晚,却非常稳健,犹如窖藏的陈酒。他强调写作需要深度,他探究无穷的生命奥秘,更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文学。
王鼎钧先生曾说,《美国故事》里都是好故事,是“摭拾异域珍闻趣话以中式烹调飨客”, 可见蔡维忠的散文创作选材好,他笔下的故事涉及政治、文化、制度、 观念、衣食住行、邻里朋友,被誉为“万谱全书”。他能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用简短的文字写得精准透彻,如美国选区的重划,内幕重重、相当复杂,蔡维忠只用1000多字,不仅讲得清清楚楚,还意味无穷。
有人说蔡维忠的文字有陶渊明的风格,平和、精炼、流畅,没有废话,冷静如手术刀般。这是蔡维忠的独门功夫。在他的文章里几乎没有长句,也少比喻等修辞手法,很少有感情化的描写,因此董鼎山先生评论他的散文有“无我”的特点。
扫描美国华文文坛的散文作家方阵,感觉个个身手不凡,独立洲头。王鼎钧的丰厚圆通、刘荒田的沧桑诙谐、宣树铮的沉郁顿挫……或是两种异质文化的正面碰撞,或是个体生命意识的发扬,再加上千年中国散文传统的熏陶,异乡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使他们的文字异彩纷呈。蔡维忠,正向形成美华作家所独有的文化内涵而努力。
好的散文家是睁眼看世界,目光有多深邃,文章就能有多辽远。好的散文,如同正楷,最见功力,无法藏拙,那种水落石出的境界与坦荡,标识着散文家心灵的高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蔡维忠以他真情流露的生命感悟、个性突出的鲜明语言,为我们带来一道当今海外文坛奇妙的散文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