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慢炖,人间清欢味

刘崇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10日   第 11 版)

  喝汤是中国南方人的一种习惯,讲究不同食材及营养的搭配。煲汤看似简单平常,事实上烹煮的过程考验着人们对水量、火候的掌控。一瓢清水、一把薪火、一锅食材,是水与火的缠绵和食材间的格斗,让人在烹饪过程中体会到中正平和的人生智慧。

  我们家老老少少都很喜欢喝汤,尤喜饭后来碗汤。一碗汤羹呈现出来的不只是温暖的基调,还有满满的饱足感。不只满足了家人的舌尖,还熨帖着我们的肠胃,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家掌厨的大人物是外婆。外婆对煮汤的认真,造就了挑嘴的孙辈,尤其是我这个长孙。慢炖的汤,炭火烧着滚烫的汤水,慢慢地让整个屋子洋溢着汤的精华的味道,这也是家的味道。

  外婆是个对生活严谨的女人,从当年中国南下的女工到嫁作人妇开始洗手做汤羹,屈指一算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她的形象依然是那个蓝色碎花棉布衣,配上黑色七分裤的女工。这就是外婆,她把中国妇女那种坚韧刻苦以及对生活的坚持放在烹调煮食中,利用慢炖的生活方式,用时间去换取情感寄托,让家里永远有浓浓的幸福味道。

  外婆的汤水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保养品,尤其是花生鸡爪汤。花生鸡爪汤是外婆小时候常喝的,当年家里贫穷,太祖母只能用鸡爪煲汤,再加上自家种的花生,平凡的汤水却把7个孩子养得特别健硕高大。如今,外婆仍在坚持煲花生鸡爪汤,也是一种味道的延续。

  外婆坚持使用陶锅慢炖,一边耐心地烧着锅里的汤,让温度慢慢上升,让食物得以均匀受热。当锅里传来咕噜咕噜的沸腾声,才起身把火调小,文火慢炖,让食物的香气弥漫整个屋子。这种质朴的传统炖汤方式,正是一个老母亲在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味道。外婆说这是她小时候在福建时,母亲教她煲汤的秘诀。

  这慢炖承载着满满的乡愁,只有经过小火的慢炖,才会锁住食材的精华,不让菜肴的原味消失。锁住家人的味觉,就是家乡味,不管以后孩子们在哪儿,他们总会记住家的味道。

  鸡汤炖好了,炉火也熄了。几缕热气袅袅地扶摇在碗口,悄悄地、渐渐地消失了。一阵香味儿扑鼻而来,那是淡淡的花生香。干涩的舌尖顿时被滋润了,回味无穷的是一个鲜字。小火慢炖的汤羹,香咸中弥漫着一丝枸杞的甘甜。这舌尖上的味道,不只蕴藏着父母不善于表达的爱,还是一个中国女人一辈子对家庭付出的生活态度,从慢炖的生活中体味出生命的甘甜。

  外婆说,汤之所以美味,关键在于慢炖的过程。小火慢炖,各种食材在水中由毫不相干到互相融合,才能散发其精华。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是啊,人间有味是清欢。生命的过程不也是如此吗?慢炖人生就应该是清淡欢愉的,不焦躁、不迫切,而是冷静、安然地等待美好悄然降临。

  好一碗花生鸡爪汤,香香的、暖暖的,热气袅袅地飘啊飘,飘散在这寂静的夜晚,提醒我要学一勺中国传统女性的耐心及两勺现代女性的冷静,然后在时光的文火中慢炖着我们这些后辈的人生。

  (寄自马来西亚)

走进中文世界 寻找文化之根
慢炖,人间清欢味
卖柠檬汁
星期五晚的越洋“电话会”
我眼中的秋
食味思故人
我的家乡在福建莆田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