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聚焦自然资源部成为IUCN国家会员代表 ——

加入IUCN对中国自然遗产领域的影响(看·世界遗产)

齐 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16日   第 11 版)

  日前,自然资源部简单地发布了一个重要信息:“经批准,自然资源部成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家会员代表。”

  IUCN与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同为世界遗产进行评估的官方技术支持机构。

  在文化遗产领域,我国与ICOMOS已经融合多年。1993年中国加入ICOMOS,同时还成立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COMOS China)。中国专家已多次出任ICOMOS的副主席或执委,积累了有效的双向交流经验,逐步有了表达自我、服务世界的态度与方法。中国与IUCN的合作虽自上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但形成效果和规模尚需时日。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在同样的框架下,将中国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领域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相互借鉴了。

  只要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并肩观测就不难发现:目前“自然遗产”带给社会公众的信息尚明显少于“文化遗产”;也就是说,自然遗产及管理者给人的印象似乎更严肃、不活跃,没有使用和表达出世界遗产蕴含的那种澎湃、那种冲击人们内心的张力;自然遗产地也就更像保护区而不像“公园”。

  在自然保护领域,科技交流共享是专业问题;但换个角度,在世界遗产视角下,共识与共赏,则进入了文化范畴。

  自然遗产,会更“文”一些吗?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下,国家公园体系正在对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但这种整合并非简单的行政管理变革,一定会促进价值承载区域与人的精神需求间形成清晰的交流空间和传播平台。这是世界遗产的趋势,也应是国家公园体系的重要愿景。由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比较,进而到自然遗产对应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可以看出其发展方向将逐步与社会共享贴近。贴近意味着活跃,也就意味着增加文化形式与比例。此时,自然遗产会出现“文化化”现象。

  这对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知识结构和人员自身素质结构,都提出了挑战。

中国的遗产数量还会继续“第一”吗?(看·世界遗产)
加入IUCN对中国自然遗产领域的影响(看·世界遗产)
一个小环节 意味着新变化
“追古”与“利今”
博物馆:越来越强的媒体特性(专家观点)
责编:齐 欣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