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2月09日 星期一

大使向我们敞开了心扉(采访手记)

牛 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09日   第 08 版)

  李修文大使(左三)和“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组愉快合影。
  海外网 付勇超摄

  “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生日快乐!”“爱尔兰与中国是很大(好)的朋友!”

  面对“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组采访镜头,爱尔兰驻华大使李修文努力用中文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送上祝福。虽然不尽流畅,但大使主动征询我们:“是否可以再来一条?”“再拍一遍吧”,直到能够熟练完整地说出一串祝福语。大使说,中国要过生日,祝福的这句话要播放给所有中国朋友听,“所以一定要说好。”

  大使的认真严谨不仅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更打消了我们走进爱尔兰使馆前的紧张和焦虑。在采访前,使馆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可以按照提纲采访,所有提问尽量“不要超纲”。这样“严格”的要求让习惯开放式采访的我们犯了难: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提问固然便于操作,但“提前备稿”的对话往往枯燥乏味,无论图文或视频都难以吸引受众注意,传播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虽然明知此番采访未必能如所愿,我们依然希望挖掘到李修文大使在中国的个性化故事。从采访到拍摄,我们事先做足功课:曾在英国留学的主持人提前准备了诸多关于爱尔兰酒文化、诗文化、音乐文化等轻松话题,以备和大使“套近乎”;栏目组记者收集大使此前采访视频资料,从用词习惯到个人爱好,事无巨细做好记录;得知大使会说中文,摄像师在固定机位之外准备了手持摄像机,以便随时抓拍……万事俱备,磨砺以须,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随后,我们的聊天愈发轻松愉快,大使更是分享了诸多采访提纲之外的故事。

  李修文并不是第一个与我们“敞开心扉”的驻华大使。每次出发前,“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组都尽心竭力做足准备,并以积极的心态灵活应变,让大使“无法拒绝”我们每一项“额外”采访需求。你若聊“嗨”,故事自来。

  在采访报道中,“我在中国当大使”特别注重话题可读性、对话趣味性、内容互动性,在主题设置上有意识地回应读者的预期,在采访中让大使“拉家常”式地讲述在华见闻,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以短视频和Vlog(视频博客)的传播形式吸引互动,实现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的转变。截至发稿,“我在中国当大使”在海内外已有近4亿次的阅读与关注、超过20万条的留言互动,曾吸引女排运动员朱婷本人回应土耳其驻华大使在采访中对她的点赞,更是在“驻华大使圈”形成“黑洞效应”,多国驻华外交官表示希望通过“我在中国当大使”平台加深中国受众对其国家的了解。

  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波兰、智利、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塞尔维亚……“我在中国当大使”已做好准备,分享更多驻华大使的中国故事。

大使向我们敞开了心扉(采访手记)
“爱尔兰和中国是很好的朋友”(我在中国当大使)
去爱尔兰,这些地方你一定不能错过(国家人文地理)
责编:徐 蕾 李雪钦 邮箱:lixueqin@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