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2月07日 星期六

条子泥日出

□艾 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07日   第 07 版)

  凌晨5点40分。东台市弶港镇东部,条子泥湿地。一弯月牙挂在天上,几颗残星闪烁。清冽的海风吹过,刺槐摇曳,海草翻涌。我深吸一口气,闻到咸、涩、腥交织的味道,这是海的味道。

  踏着薄薄的晨雾,我与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作家一起站在围海堤坝上。我们穿着风衣或茄克衫或薄毛衣,拿着手机或相机,站成齐刷刷的一排,等待曙光出现。围海大堤从南向北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而向东眺望,也分不清哪里是天空的尽头,哪里是黄海的边界,哪里是滩涂的起始。但每个人双眼都紧盯东方天际,生怕一眨眼,就看不到太阳跃出海面的瞬间。

  我曾经无数次看过日出,在城市、在山中、在湖畔、在海边。但是,我仍迫不及待。因为,这是在刚刚被命名为世界遗产地的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看日出。因为,与不同的人一起看日出,意境、情绪、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条子泥湿地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杰作。大海潮起潮落,不舍昼夜,长江、黄河水裹挟泥沙滚滚而下,慢慢沉淀成面积辽阔、纵横交错的滩涂。加上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水量充沛,土质肥沃,是人类的天堂,也是鸟儿的天堂。

  就在前一天,东台条子泥诗会在这里举行。时隔一天,每个人的情绪还停留在诗会带来的撞击和震撼中。

  蓝天、白云,成为世界上最美、最壮观的背景;大海,滩涂,组成自然界最大、最独一无二的舞台;歌声、乐声、朗诵声、笑声重叠,光影、竿影、船影、人影相映。洁白的云朵在天空游移,星星点点的海鸟在上空飞翔,小蟛蜞在脚下横着爬行,跳跳鱼在眼前蹦蹦跳跳。

  上午的诗会,我坐在防海堤观众席的第一排,离临时搭建的扎在泥水中的舞台近在咫尺,音箱就放在我身边。每一句诗都强烈地震动耳膜,每一首歌都重重地撞击心扉。我聆听诗人抒发心声的篇章,感悟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之美。

  下午的诗会,移师荒野气息浓郁的条子泥盐蒿草地。芳草葳蕤,大地芬芳。一株株盐蒿草,织成无边无际的红毯。诗人们或高声朗读个人新作,或低吟自己喜欢的作品,作家们或畅谈对诗歌精神的理解,或诉说与这片土地的情缘。温暖而真实的声音,把心中蕴藏的爱与真诚表达得自然、独到,充满趣味。

  这是一场人人都参与演出、同时亦是观众的诗会。人与人融洽、人与环境和谐、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温情、热情、豪情,在条子泥涌动。最后,所有人放飞象征诗歌精神和生命之光的孔明灯,诗句、灯火、祝福、希望,插上飞翔的翅膀,飞向高远的天际,落在五彩的土地……

  此时,热闹一天的滩涂寂静、缄默,大海辽阔、安详。

  海天一色,都是灰蒙蒙的,有几只鸟穿过青灰色的云层,划成一道流动的剪影。海水一层一层荡漾开来,拍打滩涂。

  一个小圆点从远方缓缓冒头,天海之间微微泛红,人群发出惊叹声。

  小圆点慢慢变成一个小小的橘红色半圆,跳出海平线,天边红云随之一点点变大;半圆再冲破厚厚的云层,一点点变红、变大、升高,天也亮许多;半圆变成清晰的大半个圆,直至变成整个圆球,放射金灿灿的光芒。

  天空的色调、云团的色彩每分钟、每秒钟都在变化,由冷色调到暖色调:紫红色、玫瑰色、金黄色。海面、滩涂间映出另一个太阳,滩涂瑞气蒸腾,铺满金黄……

  日出将沉睡的滩涂唤醒,把灰色的天空染红,身体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心中涌现一片柔情、浓情、激情,十几个人举起手机和相机,连续拍照、录像,定格一个个梦幻般的瞬间。每个人都激动、兴奋,甚至亢奋,脸上都是孩子般的笑容,说话声、笑声在围海堤坝上回响。

  一位诗人提议,请大家安静几分钟好吗?我们静静地看日出吧。

  人群瞬间沉默无声。确实,照相机有再好的镜头、手机有再高的像素,也比不上自己的一双眼睛对日出的观察;无论再动听的语言、唯美的文字,也比不上一颗心对日出的体悟;而当周围都安静下来,将自己置于此时、此景、此在的一部分,身体、内心、灵魂都被唤醒,感官、知觉、思绪都因大美而充盈。安静地享受海风轻拂,真实地领略自然的壮观,全神贯注地感受日出的神奇。那一瞬间,太阳属于我,属于在场的每一个人。

  也许,诗人、作家、艺术家以及热爱文学与艺术的人,比其他人对生命的感受更敏锐、对生活的感知更细腻,对大自然倾注更多情感,对世界投入更多思考。每个人都有对阳光的渴望和梦想,对世界的好奇、对生命造物的欢喜吧?感受生命的盛大与丰盈的人们,也一定会用诗句、用文字,回应阳光慷慨的馈赠吧?

条子泥日出
大买家(海外作家看中国)
青白会
京城雪遇
责编:杨 鸥 邮箱:huawenzuopi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