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南护水源、中建绿洲、西拒风沙、北通疏勒——

疏勒河全程再现“大河西流”

本报记者 银 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26日   第 11 版)

  日前,大批“回家”的大天鹅聚集在山东荣成天鹅湖畔越冬,预计11月底基本栖息完毕。
  王福东摄(人民视觉)

  甘肃陇南文县天池镇巡河员在洋汤河清理河道。
  李旭春摄(人民视觉)

  布哈河大桥是青海湖湟鱼洄游河道上的“生态公路桥”。
  潘彬彬摄(新华社发)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马拉松爱好者奔跑在美丽的生态田园间。
  王华斌摄(人民图片)

  浙江省宁波市市民在风景如画的慈溪峙山公园游玩。
  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疏勒河下游河道生态修复良好,红柳等天然植被生长茂密。
  王亚虎摄

  11月中旬,冬日的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光正好。在保护区西端和库姆塔格沙漠东缘交汇地,一片海子出现在眼前。这片海子水面宽阔,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丛丛芦苇间,鸟儿翩翩起舞,这便是哈拉奇。

  得益于《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的实施,党河重新回到疏勒河的怀抱,二者交汇后疏勒河全程再现“大河西流”,全程流淌,而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获得了疏勒河水的稳定地表径流补给。鉴于此,从2017年开始,曾经干涸的“哈拉奇”开始偶现水面。而今年雨水充足,水面也比前两年要大,达到了5平方公里。

       

  古河道不清晰了

  疏勒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干流全长670公里,流域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是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内陆河。地质年代,疏勒河曾流入新疆境内的罗布泊。

  据资料调查及论证分析,1958年双塔水库建成后,疏勒河就只能到达玉门关以东的哈拉湖(今青盐池)。党河是疏勒河最大的支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由于大规模移民进行农垦和军垦、区域耕地和人口数量增多、大型水库建设等人为活动影响,20世纪70年代,党河和疏勒河不再交汇。

  由于上游截流开发,导致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退化或者消失,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恶化。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出现萎缩。

  而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阻隔库姆塔格沙漠东侵、控制土壤侵蚀、防止土地沙化、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甘、新、青三省区交界处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地。生态的持续恶化直接威胁着文化名城敦煌的生存安全,关系着莫高窟、月牙泉等人文自然景观的存续,更关系着周边县市、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

  “当时我们去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考察的时候,生态环境有越来越恶化的趋势,植被退化现象明显。树感觉没有生机。疏勒河的古河道也不清晰了。我们去做规划查勘的时候,沿着疏勒河的古河道走的时候,很容易走。”《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王忠静说。

  投资12亿治河流

  为了解决生态退化问题,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规划》研究提出“南护水源、中建绿洲、西拒风沙、北通疏勒”的总体规划思路和“内节外调统筹、西护北通并举,水源绿洲稳定、经济生态均衡”的总体规划布局。投资12亿余元,治理疏勒河干流水系,阻止库姆塔格沙漠东侵。规划到2020年,党河与疏勒河干流河水汇合后进入西湖,水量稳定在3800万立方米以上。

  这一重任自然落在了疏勒河的管理者——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的肩上。

  要实现疏勒河碧波荡漾,难度很大。“因为疏勒河流域内年降水量不足60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属大陆荒漠干旱型气候,水资源匮乏,用水矛盾突出。如何挤出生态用水排往中下游河道,是疏勒河水资源管理的头等大事。”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规划处处长惠磊告诉记者。

  今天,疏勒河下游河道生态修复良好,红柳等天然植被生长茂密,似乎难以想象当年的破败景象是什么样。能拥有今天的成果实属来之不易。

  上游节水补下游

  “《规划》实施后,通过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权制度建设,实现了上游节水,这样才能有水向下游补给。同时疏勒河下游有的地方自然河道消失或不通,我们就对河道进行归束和疏浚。”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副局长马乐平说。

  在节水上,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通过实施水权制度和用水精确计量措施,使老百姓用水和自己的钱袋子结合起来,大家都开始算计着按需用水。

  “以前是按亩收费,农户总觉得多浇水就是多产出,后来实行精细化管理,水权制度建设把资源分到了各个用水户,这之后,我们把用水计量变成了电子计量。”惠磊说。

  据马乐平介绍,甘肃省疏勒河水资源局全面落实渠道衬砌、激光平地、大地改小等常规节水措施,建成大田常规节水面积108万亩,占灌区灌溉面积的80%以上;积极推广滴灌、管灌、温室大棚微喷灌等高新节水技术,新建高效节水面积3万亩,亩均节水260方。

  只有省出来水,才能向下游生态泄水。2011年开始实施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在疏勒河灌区实施了灌区节水改造、干流河道恢复与归束和水权制度等建设内容。

  通过对疏勒河下游干流河道实施恢复和归束整治工程,100多千米的河道由东向西延伸至玉门关断面,疏勒河输水通道被全程打通了。2017年,随着《规划》任务的基本完成,党河重新回到疏勒河的怀抱。而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获得了疏勒河水的稳定地表径流补给,生态治理成果逐步显现,出现了前文中提到的海子——“哈拉奇”,标志着西湖自然保护区的水环境得到了改善。

  天时地利人和

  一方面,人在努力;另一方面,天也在帮忙。在采访中,马乐平和惠磊都提到了这一点。近年来疏勒河河源来水明显增多,是近年来少见的丰水年。大环境变好,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分不开。

  近年来,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全面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如今,疏勒河两岸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优美了。绿色已成为疏勒河水利事业发展的 “主色调”。

  “再返回去看的时候,我们发现,疏勒河沿岸之前去查勘时很好走的古河道,现在我们车走已经很难走了,植被恢复得比较好。”王忠静说,“疏勒河水资源局和敦煌市对于《规划》中各项工作的实施是到位的。”

  如果节水的势头继续保持,同时丰水年持续,那么疏勒河生态修复的效果将越来越好,王忠静说:“这是基于科学论证得出的判断!”

  今后,敦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仍然任重而道远。“敦煌市近年来的旅游人口快速增加,我们也在重新评估敦煌市本身因为需水量变化导致用水新需求的增加。人口越多,生活用水量和经济用水量将不断加大。但是要相信,人的行为和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人的行为能够为生态治理和恢复留下空间。”王忠静说。

疏勒河全程再现“大河西流”
任重道远(权威解读)
责编:罗 兰 邮箱:dzzbl8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