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怡海花园社区,随着人们把金色的流沙倾倒在一个巨大的红色牌匾上,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侨之家’怡海社区”,便跃入眼帘。北京市侨联命名的首个“侨之家”社区正式成立。
“侨之家”会客厅、老年大学、优佳养老中心、侨创空间、怡海国际幼儿园、怡海八中……作为全生命周期教育社区和北京市侨联首批示范“侨之家”单位,怡海花园社区堪称基层侨联建设的又一个样本。
建侨之家 暖侨之心
10月12日下午,一走进位于怡海花园社区的怡海老年大学,记者便被热闹的氛围包围了。国画班里挥洒丹青,合唱班里歌唱祖国,舞蹈班上排练正忙……几十位平均年龄近70岁的老人,在各自的教室里忙活自己的事儿。这些老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归侨侨眷。
“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我感到非常幸福!”在怡海老年大学美工教室,今年72岁的闫桂枝向人们展示自己做的丝网花。精致的花儿映衬着开心的笑容,闫桂枝精神矍铄,一下子年轻了很多。
书法教室里,一幅幅书法作品整整齐齐地悬挂了满墙,十分养眼。“侨之家”——字字结体遒劲,笔法丰腴雄浑。年逾古稀的梁光义老人在一幅饱沾新鲜墨汁的作品上盖上宝印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求知,求乐,广交朋友,梁光义退休后,在怡海老年大学重拾兴趣爱好,精研书法技艺,得到社会和书法同道的广泛认可,多幅作品远赴海外展出。收获金秋晚年的他有感而发:“怡海老年大学堂,情暖桑榆沐春光。老有所学精神爽,幸福快乐享安康。”
“老有所养”让怡海社区为侨服务的重要部分。为侨服务是怡海社区的最大特色。
“侨有所需,我有所应。”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怡海花园社区侨联主席王琳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怡海花园社区有归侨侨眷家庭500余户、近2000人,是目前丰台区最大、侨界人士最多的社区。
新建成的1000平方米侨创空间,设施齐全,虚位以待,为归侨搭建起“家门口创业”的良好平台;发挥侨资企业优势,引进北京实验二小、北京八中等名校资源,创建全生命周期教育模式;开展涉侨法律宣传进社区活动,为归侨懂法用法、维护权益提供帮助……怡海社区通过建构精细周到的为侨服务体系,暖侨心,惠侨益,为其他地区基层侨联建设树立了榜样。
“‘侨之家’是侨联组织直接联系服务侨界群众的重要阵地,是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侨联基层建设部部长张毅对本报记者说,为提高为侨服务水平,近年来,在中国侨联和各省区市侨联的指导下,基层侨联组织以打造“七有”(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五性”(安全性、公正性、便利性、宜居性和多样性)幸福社区为平台,通过建立“市—区—街—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建设起可信赖的团结之家、奋斗之家、温暖之家。
聚侨之力 献侨之智
10月12日下午3时,随着一声响亮的锣声敲响,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简称“怡海八中”)的操场顿时沸腾起来,人流涌动,熙熙攘攘,像极了热闹喧嚣的集市。吆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充满动感的音乐声……一个个小小摊位上,怡海八中的师生们使尽浑身解数,吸引路人驻足。
这是“侨之家”怡海社区的“大爱行天下”公益市集,拉开了“大爱行天下”环保公益嘉年华活动的序幕。
冰糖葫芦、自制奶茶、玩具、书本、衣服……公益市集的摊位热闹非凡。1000多名来自怡海八中的师生、家长,怡海社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以及怡海社区的归侨侨眷,将自己的自制作品捐赠出来现场义卖,所获收益将捐赠给“怡海树人班”的孩子们。此外,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守护地球·人人有责”DIY制作、“守护地球计划”手绘画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参与者在活动中学习环保公益知识。
“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在现场,不少家长感叹。作为侨企与北京市八中合作办学的全日制民办中学,怡海八中通过举办“大爱行天下”环保公益嘉年华活动,充分调动侨界资源,为中国公益事业贡献侨智侨力,向社会传播了正能量。
像怡海社区侨联这样的基层侨联组织在中国有千千万万。
同圆共享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如何调动起侨胞参与中国建设、助力中国发展的积极性,成为广大侨务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基层侨联建设成为重要抓手。
侨联组织的活力在基层,优势在基层。去年以来,中国侨联相继出台了《基层侨联组织工作条例》和《关于新时代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各地开展基层侨联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是侨联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是侨联改革的重大任务。”张毅表示,未来,要着力扩大侨联组织覆盖面,着力活跃基层侨联工作,着力服务基层侨界群众,基本建成基层侨联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制度,将“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和“基层侨联组织(涉侨社团组织)+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工作机制常态化。
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基层侨联建设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