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一小时穿越半个世纪

李德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0月10日   第 11 版)

  俯瞰大寨村
  来自网络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阳光明媚。一直想到大寨村参观的我,终于了结了多年的夙愿。

  我们从河北内丘县上107国道向山西昔阳县大寨村进发,车子在大山中穿行。当视线中出现了“农业学大寨”五个鲜红大字的时候,我们知道,大寨到了。大寨旅游中心的导游焦慧仙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解了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程。大寨人从1965年至今穿越时空54载,用不平凡的经历证明,大寨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原来大寨的发展目标是整治七沟八梁一面坡,向荒山秃岭要粮;现在是退耕还林,发展旅游业,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走进大寨,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青松翠柏,绿树成荫,山上山下除了四通八达干净漂亮的柏油马路,满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丛林树木,风景这般好。

  大寨开发旅游业,立足名人、名地、名牌效应,打造观光农业、观光林业、观光名人掌故、观光红色历史等景观景点,其内容波澜壮阔,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

  在虎头山上,游客参观雄伟的陈永贵墓,就知道大寨有多么热爱陈永贵。1963年,正是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后的困难时期,陈永贵带领大寨人开山造田收获20余万斤粮食交给国家,以解国家燃眉之急。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从此,大寨这个名字就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而且闻名世界。

  20世纪90年代,大寨开始通过个人集资和对外合作开发旅游业,兴建了许多旅游设施以及相关的产业链,为大寨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98年开始,大寨先后分四批建设居民楼,大寨的面貌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是大寨人坚强的靠山——这里分田到户,由集体耕种,个人收割;居民除自主择业和到村办企业以及独资、合资企业工作外,还可以入股分红;年龄大了,每月可以享受生活补助;小孩子读书也有补助或者奖学金。面对大寨人改革创新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红利,我们一边听着,一边感叹不已。

  此次大寨之行,我们用一个小时,走过了大寨人奋斗了54年的光辉历程。晚上8点钟,我们离开山西大寨,驾车走高速返回河北邢台市,道路没有坎坷曲折,但时间仍然是三个小时。一路劳顿,虽然少睡一些觉,但愿望实现了。我们为能够有这样一次近距离接触大寨、学习大寨的机会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宁波帮”与时代同行
绿色发展永不落幕(永宁阁随笔)
钩沉成都历史
一小时穿越半个世纪
责编:刘发为 邮箱:rmrbly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