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

点亮梦想之灯 海外学子山区支教

吴思颖 刘紫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15日   第 08 版)

  “七彩英语周”夏令营课堂展示。

  日前,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主管的教育扶贫项目之一——海外学子支教项目“七彩英语周”夏令营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鹿头中学启动,有5名海外学子参与本次支教活动。

  

  让学生实现蜕变

  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学校的高中毕业生陈临潇抱着体验生活的想法报名参加支教,并经过层层选拔成了支教队的一员。

  鹿头中学是位于太行山深处、距离县城25公里的一所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较多。为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陈临潇冲洗了24张他自己外出旅游以及和个人兴趣相关的照片,并准备了24个对应的小故事。“每当我在各个班级里拿出那些照片时,孩子们总是争着传看照片。在孩子们看照片的时候,我即兴发挥,和他们聊聊我的经历,也聊一些北京话、上海话和福州话当中有趣的词汇,有时候还会聊聊中国历史等,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这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11天的支教让陈临潇收获了学生们的喜爱,更让他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支教刚开始时,面对台下那么多学生,我感到很紧张。但当我在学生们面前展现我准备的讲课内容时,在他们肯定的目光中,我自信了很多。” 对于刚刚高中毕业的陈临潇来说,这次支教经历也是他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一次试探,“在支教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挺适合当老师的,未来我可能考虑往教师这个方向发展。”

  搭建“前雁”平台

  刘小涵是本次“七彩英语周”海外学子支教队的领队,在推动项目形式的变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海外学子山区支教活动开展的第9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支教活动推出了“两年+持续”的机制,即支教活动将持续两年且在同一所学校进行,除了每年暑假的“七彩英语周”夏令营活动之外,志愿者还将与支教学校定期进行线上交流,通过资源共享、线上互动等方式,在学生教学、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持续助力山区英语教育的建设。

  刘小涵还和其他志愿者携手搭建了“前雁”平台:一是让志愿者和山区学生建立持续交流;二是与山区学校老师继续沟通,分享教学资源,帮助山区学校英语教师解决教学上遇到的困难;三是与山区中学的老师一起,针对学生接受水平,编写来年的教材。

  “我们通过与支教学校的合作,使得其他山区学校可以看到教育模式变化带给学校的改变,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影响到更多的学校。”刘小涵说。

  鹿头中学校长曹彦如对于这种模式深有感悟,“我希望海外学子支教项目中的教育模式不仅可以用于鹿头中学,也可以用于其他山区学校”。

  编写专属教材

  在海外学子志愿者看来,支教活动的重要一环是教材。“志愿者中的海外学子,在学习英语方面有非常实用的方法,他们将这些方法分享给了学生们。另外,教学所用的课本、上课所需的辅助材料灯都是支教团队了解山区学生的学习情况后编写和准备的,这样就会更有针对性。”刘小涵说。

  支教期间,学生们和支教老师们在一起生活,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志愿者跟学生同吃同住,真诚交流。不少学生受到老师的影响,立下了自己的志向:有的学生说以后也要当一名志愿者,有的学生说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还有的学生说想到国外去留学,看看外面的世界。” 曹彦如说。

  通过支教,志愿者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正如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刘小涵所感叹的:“我12岁那年就出国了,长期生活在海外,所以特别希望能为祖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参加支教活动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

点亮梦想之灯 海外学子山区支教
尊重文化多元 实现文明互鉴(跨越太平洋的记忆(6)·征文)
尹旭:走进古代俄语世界(留学青年说(四))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