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

房子宽敞了,小区环境美了,物业管理好了

淳安,为“安居梦”增添亮色

杨 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15日   第 05 版)

  “孙子在小区念幼儿园,儿子是楼下超市的保安,媳妇在附近妇幼保健院工作,不管读书还是上班都是几分钟的路,中午还能回来陪我一起吃饭。”在圆梦家苑小区,坐在轮椅上的79岁老人胡根花说。一位老人的只言片语就勾勒出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城千岛湖镇的宜居图景。

  淳安作为加快发展县,困难群众基数大,住房成了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2003年,淳安建起了第一幢保障房,16年间各类保障性住房已有6550余套,建设总面积达56.1万平方米。另一项工程老旧小区改造也齐头并进,2010年,淳安县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休闲运动场地建设6000平方米、绿化修整1.46万平方米,惠及16771户老旧小区居民。

  为了让保障房的分配在阳光下运行,淳安县探索了“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以及在社区、新闻媒体“两级公示”制度,确定家庭符合申购条件后,采取统一摇号的方式公布申购对象。截至2019年中旬,淳安县常住人口的住房保障覆盖率达18.15%,近2万名群众实现了住有所居。

  原供销社退休职工、83岁的“空巢老人”陈鲜花告诉本报,她在琵琶园老社区租房18年,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上下楼梯感觉吃力。7个月前,她搬进了崭新的茶园小区,这是千岛湖镇最大的综合性保障房小区,入住了1763户人家。为方便交通,淳安县政府专门安排13路公交车,从小区出发通往县城的医院、学校、购物商场。她说:“现在环境好了,有了电梯,房子也宽敞了,还有小区的保安定期来看望我,帮忙送水,孩子在外工作也安心了,我觉得生活很幸福。”

  保障房小区的物业管理让百姓的“安居梦”也愈加温馨。不少社区把物业岗位留给了社区居民,在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的同时,解决了部分困难户的就业问题。社区里活动室、幼儿园一应俱全。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住户,小区物业在节假日会安排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

  “每天早上10点,小区活动室里开始有人来锻炼身体、看电视。每个月会有社区医生免费为居民看病,此外还安排了免费理发、防火防盗安全讲座等服务。”淳安县圆梦家苑小区经理汪城炎告诉本报,在纯公租房的圆梦家苑小区,住着928户外来务工人员、城镇中等偏下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房租每月8元1平方米,其中物业服务费1元。未来,保障房小区还打算建造一个小型的图书室,可供小孩读书学习。

  另一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也为安居工作画上一抹亮色。再现民国风情的如意巷,街、巷、院错落有致;重拾排岭记忆的塘边弄,街边摊贩、百步台阶孕育小城的淳朴乡味;打造慢生活的骑龙巷,122级青色石阶、香气扑鼻的鸠坑茶还原淳安的老街生活。

  在塘边弄住了整整30年的60岁张大伯说:“小区的绿地、公共休闲场地、停车位都增加了。还有居民赋诗一首,题为《赞外立面改造》:家家旧物换新颜,各个市民皆欢笑。”

  淳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何宇富告诉本报,为加大困难群众住房覆盖面,一方面,县里将再投资3亿元,建设约900套保障性住房,让群众住有所居。另一方面,把好“进出口”关,严格审核申报材料,并启动3年一复核的程序,对经济条件转好的群众实行迁出制度,让保障房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合理。此外,打造“菜单式”服务,业主可根据生活需求在家中自行“点单”,物业串联维修、教育等机构提供上门服务,全面提升小区的幸福感。

  正在杭州千岛湖调研的宜居城市专家、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宜居城市与城乡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罗亚蒙告诉本报:“淳安县城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治理更新方面积累的经验,具有典型性、先进性、示范性,可以作为中国宜居县城创建的经验样本。”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讲故事)
做民族音乐的守护人(众生相·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故事①)
淳安,为“安居梦”增添亮色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