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工程是三线建设时期上马的核工业项目,6万多人参与建设,即将完工之际却宣布停建。如今,这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开放成景区,带领人们重温那段特殊的历史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庄严宣誓后,数万名士兵、工人、专家走进了祖国西南的大山深处。这个叫做白涛的小镇,一度从中国地图上消失。
隐姓埋名,奉献青春,几万人在乌江之畔的金子山腹中“挖”出了一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拟建成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
几十个寒暑倏忽而过,国际国内形势巨变。即将建成的核工程宣布停建,军工企业为生存卖起了化肥,以前的绝密洞体开放为旅游景点……
“816”,这个曾经神秘的工程代号,牵系着一段不应忘却的共和国记忆。
完全是人工挖出来的
从重庆涪陵下高速,秀美的乌江山水一路蜿蜒。驱车两个小时后,路旁一栋老式红砖小楼跃入眼帘,这就是“816”景区接待中心。从地下通道走到马路对面,只见青山脚下有个水泥洞口,上面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816地下核工程”。
“像这样可以进卡车的大型洞口,在山体不同方向有10多个。”讲解员王芋七介绍说,中央批准“816”项目后,总共有6万多人参与建设,8年打洞,9年安装,总投资超过7亿元。
乘车入洞,长长的通道尽头,是第一个开放洞体。昏暗的灯光下,可见一处极其开阔的空间,100多米长,25米宽,高度超过30米,却不见一根立柱。墙上的灯管发着光,模拟机器运行的声音阵阵回响,似乎把人带进了那个未能现世的核工厂。
“这不是天然溶洞,完全是人工挖出来的。当时这里交通极为不便,机械极少、炸药极少,挖洞主要靠人力。”王芋七介绍说,整个工程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轴向叠加全长20余公里,挖掘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共12层。
建筑布局宛如迷宫,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
“不就是个山洞吗?”有些游客看不出门道,会这样问。
“在岩石山体内建设如此大的工程量,堪称世界之最。停建以后,主要设备都被拆卸运走了,但从留下的很多痕迹,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曾经那个核工厂的森严景象。”王芋七说,与一般宏大空旷的洞体不同,这里大部分进出的门都极其狭小,门洞却有2米多厚。“如果建成投产,洞内会产生很强的辐射,为防辐射,才会有这么厚的墙和铅制的厚重门板。”
在原来的反应炉锅底洞体内,坑坑洼洼的墙面上还能看见拇指粗的铁条。“据说当初拆卸工人进来这里,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整个墙面都是由厚重的不锈钢板铺成。”王芋七说,数吨重的钢板是如何被运到山体内部的,至今没人猜得到。
保存较为完好的,还有控制室内密密麻麻的核反应堆监控仪表。“这里有2001个表,监控着2001个核反应工艺管,保障生产流程不出问题。”王芋七说,别看这些表和家用电表长得挺像,但当时都算高科技产品,在1978年,一个表造价就高达1300多元。
那真是火红的年代
距离洞体不远,有一处叫麦子坪的地方,是原“816”厂的生活区。很多当年的建设者和他们的后代居住于此。如今,他们还时不时会到洞口附近走一走、看一看。
1966年,正是三线建设全面拉开帷幕的第二年,中央批准建设“816”工程。“好人好马上三线”,为了国家绝密的核事业,数万建设者拖家带口,一头扎进了涪陵的小山沟里。
“我跟着父母来的时候,这里处处都是荒山老林。”“816”景区员工金莉说,最困难时,一顶帐篷挤进100多人。下雨的时候,被子上盖塑料布,床头还要支把伞。最好的房子叫“干打垒”,也不过是用泥土或石块盖起的简易房。
生活条件的苦,并不影响工程建设的火热,乌江两岸的工程会战一个接一个。
“那真是火红的年代。”参与建设的老兵杨文礼回忆,“入夜之后依然在施工,站在高处向工地眺望,夜景极美:金子山下灯火通明,运输车辆川流不息,小火车专列南来北往,车辆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工兵们的号子声还有广播声,汇成一曲美妙乐章。”
那时候,工程兵54师数万官兵面对的“敌人”是坚硬的岩石山体。“战士们戏称自己是‘五块石头夹着一团肉’,上下左右和前方都是岩石,随时都有可能危及生命。坑道内空间狭窄、光线昏暗、烟尘滚滚,还要进行爆破。”杨文礼说,战士们手头并没有先进设备,全靠工兵镐、工兵铲、炸药、风钻。“人歇马(机器)不歇,24小时作业。”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者们挖出了超过10万平方米的空间。有人测算,如果将挖出来的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能延续1500公里。
建设时期,保密要求特别严格。进厂第一课就是保密课。生产区挂满了“军事禁区严禁入内”的牌子。对外通信没有地址,写的是“重庆市4513信箱”。
翟文的父母当时在“816”配套的机修厂工作,但从未跟子女谈论过自己的工作内容。翟文也是在工作多年之后,因为维修需要进了一次洞。他还记得,进洞得办专门的“进洞特许证”。
“四处有人站岗,不敢乱走乱看,但满眼都是明晃晃的不锈钢设备,可先进了。”翟文回忆,那是他第一次走进“816”,也是第一次了解自己一家老小从河北迁徙而来的原因。
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让“816”活下来
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816工程停建。当时,85%的建筑工程、65%的安装工程已经完成。宝剑即将出炉,却到了铸剑为犁的时代。
宣布停建时,不少人失声痛哭。来不及难过,大家又陷入了困惑。摆在面前的,首先是生存问题。
“不救活‘816’,死不瞑目!”“816”厂原党委书记徐光这句话,是吼出来的。由“军”转“民”,二次创业,烤面包、种蘑菇、养蚯蚓、做铁钉……尝试不少,“816”人的心酸自不必说。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1993年上马了第一条化肥生产线。“816”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这才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越来越好。
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816厂”到“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身份在变,主业在变。如今的建峰集团,在做强化工的同时,也积极拓展服务业。“我们有了一些新的思路。想利用机修器械、老旧厂房等“816”配套的工业遗产招商引资,引入专业团队打造一座具有三线建设特点的‘军工小镇’。”建峰集团副总经理陈烈刚说,希望这些工业遗产能让人们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些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而“816”工程在解密之后,2010年5月第一次对外开放,到现在已经9年。目前,洞体所在的景区已移交给涪陵交旅集团经营。“9年里,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去年达到21万人次,今年希望能到25万人次。我们正在申报国家4A级景区。”“816”景区运营部经理石磊说,目前洞体只有30%开放,游客花2小时左右可以走完全程。未来随着设施的完善,开放的面积将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