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这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相互交流,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小时候对建筑有独特情感的原因:我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中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而建筑则是这个时代中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人们构建文化自信的媒介。
很多学建筑的同学会对自己的第一套乐高玩具印象深刻, 因为积木玩具常常承载着孩子们对建造的想象。
我对建筑的兴趣最早萌发于初中时看着窗外发呆的经历。记得那是2006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北京这个古老城市正在发生变化。我初中就读学校窗外就是奥林匹克公园,虽然上课地点在5层,但我的注意力总是会被窗外巨大的建筑工地吸引。只不过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那是著名建筑师所设计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只是单纯地为建筑的巨大所震撼。工地上,硕大而错综复杂的钢骨架渐渐像莲花花瓣一样一片片拼搭起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我感受着鸟巢和其它周围的新建筑带给城市的改变。奥运会开幕式的烟火照亮北京的那一刻,虽然我还不知道建筑在我心目中意味着什么,只是隐隐地觉得建筑吸引我的不只是形式。
带着对建筑的兴趣和好奇,我到哈佛大学建筑系寻求答案。该系历史悠久,从中走出过著名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真正开始学习建筑,我才了解到它广泛涉及文化、艺术等众多领域,同时又是理性而严谨的。对建筑学习者来说,“Charrette”(意为“小木车”)一词并不陌生。据说,这跟早期建筑院系的一个传统有关,就是在作品完成的规定截止时间,会有一个教工拉着小木车到各个工作坊收设计图。这一传统让学生们学会了对自己的设计做好时间规划。比如,从一个项目的布置到设计完成需要花费的时间,从设计初稿到数字化建模的时间,都要提前安排好。
在哈佛两年的学习经历使我意识到时间规划的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设计本身。
除了时间规划,建筑学和其它学科不同的是它独特的学习环境——工作室。每位同学有一张自己的桌子,平时教授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到学生旁边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课后,学生仍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设计及建筑模型。这种学习环境类似没有格挡的办公室,目的在于鼓励视觉接触,激发灵感。哈佛大学建筑系工作室的特点在于,它把所有跟环境设计相关的学科全部放在了一个屋檐下:建筑、景观、城市规划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教授可以进行互动、相互学习。这种兼容不同学科的环境深深影响着我。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同一个学习环境下构想着新的生活方式。在同一个工作室中,同学们研究的建筑方向并不一样,他们探讨着不同的建筑形式、文化现象或者新的应用科技等。在这里,我看到追求绝对美的同学对于纯净形式的执著、热爱造型的同学对于几何的严谨、热爱历史理论的同学把建筑当作一门语言来解读、具有艺术家性格的同学把建筑当作表达自我的方式、喜欢解决问题的同学把建筑当作解决社会问题的媒介等。
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同学们围坐在草坪上聊起刚过去的一学期中觉得遗憾的事。有一名伊朗同学说,她后悔没有追随自己的兴趣,在学期作业中做出能表达自己国家文化的建筑,言语中充满了对于自己国家传统建筑的热爱。当她说到激动的地方,我隔着墨镜看到了她眼中的泪光。
我常常想,每个人即使来自不同文化,拥有不同背景,但有些情感是相通的。
伊朗同学的泪光,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建筑。从上世纪50年代的“大屋顶”风格建筑,到今天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探索,一代代中国建筑师用他们的方式表达自我。然而,新一代建筑师的方向又在哪里呢?在学校这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相互交流,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小时候对建筑有独特情感的原因:我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中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而建筑则是这个时代中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人们构建文化自信的媒介。
也许,好的建筑不仅在于形式上的表达,更是对本质的追求——是一代人共通情感的表现,但这并非去刻意表达文化的归属感,而是让这种归属感由内而外地自然流露,或许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建筑师可以探索的方向之一吧。
(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