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 惠及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风云”感知“一带一路”新气象

王玉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19日   第 10 版)

  中国风云卫星漫画
  百 度

  在近日召开的第18次世界气象大会上,中国和莫桑比克签署气象合作协议。
  百 度

  “感谢中国为推动区域气象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防灾减灾能力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气象援非项目取得巨大成功,其捐赠的风云卫星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显著提升了纳米比亚气象部门对热带气旋等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农业生产服务能力。”

  “气象合作是中国和包括几内亚在内的广大非洲国家合作的典范!”

  在近日于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18次世界气象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官员和一些国家气象组织代表对中国气象科技服务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莫桑比克、阿曼等国的气象部门积极寻求扩大与中方的气象合作,在会议期间分别与中国气象局签署了关于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合作协议,进一步增强了“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气象科技的进步和气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提供气象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力度。

  在2018年6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中方承诺,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在随后举行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表示,发展航天合作,推动中国气象遥感卫星技术服务阿拉伯国家建设。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气象卫星合作被列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重要内容。

  近日,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中国气象科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魏彩英就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相关方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介绍。

  

  见微知著  大显身手

  “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具有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条件较差、气象灾害种类多等特点,如果没有可靠的气象卫星服务作为支撑和保障,“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将难以保证。

  魏彩英表示,中国有意愿、有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大的气象保障服务。她说,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7颗卫星在轨运行(包括4颗静止气象卫星和3颗极轨气象卫星),静止轨道卫星形成“多星在轨、统筹运行、在轨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极轨卫星形成上、下午星组网观测,可对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极端天气、气候和环境事件进行及时高效观测。

  2018年,中国气象局与“一带一路”各方的国际用户对接风云二号卫星服务需求,与国家航天局、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合作意向书和协定,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在遭受台风、暴雨、强对流、沙尘暴等灾害时,可通过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申请启动该机制,中国气象局将调动值班的风云气象卫星,对受灾区域进行5到6分钟一次的高频次区域观测,处理生成图像和定量产品,为其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及时的信息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风云卫星为许多国家的防灾减灾工作作出过巨大贡献。2018年12月24日,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中国气象局及时用风云卫星监测到发生地点,并且在世界气象中心网站上发布。2019年3月,热带气旋“伊代”为非洲多国带来灾难,中国气象局第一时间利用风云卫星进行监测,并通过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网站提供服务产品,为非洲等国家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支持。同年3月25日,伊朗发生洪灾,中国气象局利用风云三号D星进行水情监测,并提供了灾情前后对比分析监测图。

  调研需求  精细定制

  魏彩英介绍说,2018年6月发射的风云二号H卫星在轨测试期间就完成了相关产品的研制工作。截至目前,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具备云、水汽、植被、气溶胶、雪等数10种定量产品服务能力,为47个“一带一路”国家提供遥感数据和定制产品,一种更趋于定制化的卫星遥感服务模式正逐步形成。

  随着卫星数目不断增加,用户应用平台也不断升级和改造,除了网站之外,还有移动APP和微信小程序等多种平台同时升级改造,致力于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要求。

  为做到服务精细化,中国有关方面还推出了针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特殊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2018年7月至12月,中国气象局先后对上海合作组织、阿拉伯以及非洲共81个国家,发放关于对风云卫星数据和产品需求的调查问卷,目前大约有1/4的国家已经给予反馈。2018年9月,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服务上海合作组织对接会,介绍了风云卫星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会后收集各国的需求和建议,为升级改造用户应用平台打下基础。

  魏彩英透露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用户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开展工作:提升数据获取能力,也就是说如何让用户快捷方便地获取数据;进一步开发应用平台,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其中包括研发适应性产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对用户进行培训。”

  天地一体  共担风雨

  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中国气象局和国防科技工业局决定将去年新发射的风云二号H卫星向西移至东经79度,此举优化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空间布局,可为南亚、西亚、中亚和大部分非洲国家提供持续遥感观测支持。此外,通过卫星数据直接广播、卫星广播系统转播,国际互联网、专线通信等方式,还建立起天地一体化的、布局全国的风云四号A星数据获取和共享服务体系。

  魏彩英介绍说,目前,风云气象卫星通过天地一体化的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向全球约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72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国内2700多家用户提供资料和产品,19个国家通过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实时接收风云卫星数据,24个国家已经建成风云卫星数据直收站,约20个国家已经注册成为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用户,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平台也已经部署在多个国家,为当地提供优质气象服务。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已经成为全球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重要来源,全球应用服务巨大潜力逐步释放。

  未来风云气象卫星将继续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一方面为中国驻外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数据服务,提高国际用户遥感应用水平,发挥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优势,开展多层次的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体现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国际社会的重要贡献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中国“风云”感知“一带一路”新气象
美学子苏州体验生物实验
智能制造要夯实“数据”“互联”基础
北京增设科学传播职称
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雄安论坛举行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