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6月15日 星期六

意大利小伙儿的中国“情结”

杨 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15日   第 05 版)

  裴昱(左三)和中国寄宿家庭的家人一起包饺子

  作为意大利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我结识了一位热衷于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意大利小伙儿,初次见面,他就用汉语调侃道:“我来自中国东北那旮沓。”他叫裴昱,今年20岁,是圣心大学的在读大学生,不久前代表学校参加了第18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意大利赛区的比赛,荣获了最高人气奖。

  对中国心向往之

  裴昱出生在意大利米兰附近的一个小镇。他第一次关注中国,源自于美食。那是他上小学的时候,在家看电视偶然看到一个节目正在介绍中国美食:用多种调料调制肉馅,然后装到面皮里蒸熟,热气腾腾,十分诱人。后来他才知道,那个令他食欲大开的美食是中国包子。渐渐地,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对父母说:“我想学习汉语,我要去中国!”当时他的父母以为他是“一时兴起”,只是说说罢了。

  上高中时,父母为了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把他送到离家两个小时车程的一所寄宿高中。在那里,裴昱逐渐养成了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裴昱读高中4年级的时候,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人员到他所在的学校宣传。这是一个针对意大利在读高中生的文化交流项目,意大利高中生可以借此机会到世界各国去体验生活和学习所在国的语言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裴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选择的国家是中国。

  报考这一交流项目的学生有6000多名,而最终只录取1300多名。为了去中国,裴昱付出了大量心血,经过一系列笔试、心理测试、面试、家访、英语笔试等相关考核程序,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不仅获得了前往中国生活学习10个月的文化交流机会,而且获得了该项目的奖学金。

  难忘的中国之旅

  一场梦寐以求的中国体验之旅终于实现了。2015年8月21日下午,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后,裴昱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看到眼前的景象,他难掩激动与兴奋。在同一天,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50多名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参与者相继抵达北京,他们在北京停留3天,进行一个简短培训。3天后,裴昱和其他9名小伙伴(其中3名是意大利人,6名是泰国人)踏上了开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的列车,而那里正是他们体验之旅的目的地。

  当列车抵达佳木斯时,不少人前来迎接,其中包括汤原高级中学师生和为他们安排的寄宿家庭代表。裴昱凭照片中的印象,在人群中努力寻找将要接纳他的中国家庭成员,结果还是中国妈妈先找到了他,兴奋地和他打招呼。裴昱没有想到,中国姥姥也来接他,全程都拉着他的手,满脸笑容地望着他,这让裴昱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家庭的温暖。

  在中国学校的体验生活开始了。周一到周五,裴昱他们住在学校安排的宿舍,和中国学生们一起学习和生活;周末和假期,他们回到寄宿的中国家庭,和中国家人一起生活。

  10个月的中国体验之旅,让裴昱学到了很多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同时也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一起上课学习,一起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国同学通过裴昱了解了很多关于意大利的历史文化,他成为整个学校闻名的中意小使者,师生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令裴昱自豪的是,他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家庭的生活,其中最难忘的就是和中国寄宿家庭一起过新年了。农历大年三十,他和家人一起贴春联、挂灯笼,晚上一起包饺子、看春晚,一直守到除夕的钟声敲响,全家一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裴昱还收到了中国爸妈和姥姥的压岁钱,如今说起来,还感到美滋滋的。

  2016年6月18日,对裴昱来说是一个无比“悲伤”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就要离开中国,离开早已视他如亲人的中国爸妈了。临行前,机场大厅里弥漫着离别的悲凉,中国爸妈叮嘱他一定要常回家看看,裴昱含泪点头答应,并提醒中国爸妈保重身体。

  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国

  回到意大利以后,裴昱继续自己的高中学业,在此期间,他申请成为了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一名志愿者,他向学员们分享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帮助更多意大利学生了解中国。

  高中毕业后,裴昱希望再次去中国,因为他太想念中国了。2017年10月26日,他来到北京,在一个汉语机构学习汉语,同时利用闲暇时间教中国小朋友学习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一年的春节,裴昱回到了汤原,回到了在中国的家,和中国家人一起欢度春节。

  在中国生活和学习的两段经历,让裴昱对中国的感情得到升华。在与他的接触中我明显感到,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已深深植根于内心深处。

  2018年6月,裴昱选择到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学习经济和语言专业,同时在大学里继续学习汉语。

  在第18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意大利赛区的演讲比赛中,裴昱说:“马可·波罗和利玛窦的故事激励我继续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我相信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想了解中国,所以我会努力成为中意交流的使者,成为新时代的‘马可·波罗’。”他的语言能力和出色表现得到了评委和专家的肯定。

赤道几内亚习俗(礼仪漫谈)
意大利小伙儿的中国“情结”
“关于”的几种用法(杜老师语文信箱)
领事服务
责编:张燕萍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