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6月06日 星期四

半窗夜雨半窗梦(行天下)

查 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06日   第 11 版)

  远眺终南山
  图片来自网络

  楼观台
  图片来自网络

  终南山腹地,在一家山野宾馆临窗的躺椅上,我似睡非醒地躺着,听雨。

  雨脚匆匆,连个敲窗的礼节都没有。天空中还有星迹可寻,却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这也许是山地特有的脾性,气象诡异,说变就变。

  浓浓的古典韵味

  终南这座山,不仅神秘而且深邃。它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如此让人惊讶,是我始料不及的。自古此山归隐者多,何故?答案就在这里。夜风带着湿气,微微地吹着,窗外的金丝竹,梦境似的在轻然摇曳,像是微醺中的夜归人。夜雨潇潇复潇潇,夜色中的紫气,在升腾在弥漫。

  于是,整个终南山脉就沉浮在一片“道”的氛围之中了。听雨人亦驾驭着他如梦似幻的思绪,回忆起初读终南胜景的点点滴滴。夜雨半窗,梦亦半窗,白天所读,又浮现在心屏之上。

  在一次诗歌节的活动间隙,于当地友人的“诱说”下,我偷偷溜出了古都西安,直奔终南山腹地。曦光初露,朝日正在穿衣打扮。古都西安的山影水色,仍睡在黑绿色的帐幔之中。眼下虽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却随风远去了。

  说起终南山,不由使人想起蓝田美玉和蓝田猿人。就连那一句“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也与终南山有关。终南山,挺拔在秦岭之中。此岭,绵绵延延八百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秦岭以北的那一长条渭水冲击平原,叫做关中平原,也就是八百里秦川。民谣里所唱的“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正是此地。这一旋律,读来亲切,听着心热,举目苍茫而辽阔,直入远天远地和远古年代。

  秦人高雅,亦粗犷,于是,这一片土地有了极浓的神话色彩,一睹让人不忘。终南山如今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这一块人间福地,不仅科学内涵丰富,典型遗迹亦数不胜数,就连不起眼的草草木木,也都含有浓浓的古典韵味。

  因老子而名扬天下

  中国的山水,与域外山水有所不同。它们的盛名,大都与文化名人有关。东岳泰山,因孔夫子而名扬天下;终南山地,因老子而闻名于世。在古代,终南山便是隐士集中之地。隐士中最有名的,当数道教老子李耳。

  老子曾做过东周的“守藏室之史”。其时,诸侯混战,礼崩乐坏。周景王死后,王子姬猛和姬朝为争夺王位而互相搏杀。守藏室被洗劫一空,老子深受打击,毅然辞官而独自西行,直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迎老子至秦国终南山古楼关,让他安静地著书立说,五千言《道德经》于是诞生,并百世流芳,四海皆传。

  老子在楼南高岗之地,筑台授经,名曰说经台。因为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有楼观之事,又称楼观台。说经台周围有四座殿堂,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另有两座配殿,即太白殿和四圣殿。山门两侧,则筑有钟、鼓二楼。山门前,有石阶盘道,逶迤直至山顶。山门西侧,有一处石砌泉池,名为上善池,池名为翰林学士赵孟頫所题,取《道德经》“上善若水”之意。《道德经》一直是我的床头读物。当我站在说经台下泼老酒施祭礼之时,风中似有流动中的诵经声。

  记得有一年深秋季节,我与作家叶楠出访匈牙利。当我们进入国家博物馆正门时,迎面而来的是一块高大木牌。上边的文字,正是用中文和匈文所写的《道德经》,这使我们惊喜不已。可见《道德经》的传播何其广泛。终南山也因一部《道德经》而永立天地间,成为一耸无字之碑,让世人燃香瞻仰。

  闻道终南山

  终南山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位置,在文人墨客笔下也显得楚楚动人。王维留诗:“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李白也曾在诗中写道:“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再说那个出游前的夜晚。雨来得匆忙,退得也急切,像一挥而就的笔墨。推窗远眺,夜帐中的金壶峰,正披起墨色斗篷,像是骑牛出关的老聃。

  想到这里,我睡意全无,便起身披衣出门。雨后的终南之夜,稍显凉意。雨洗后的天空中,仍有紫气在弥漫。山野静极,静得如梦似幻。下得高高台阶,见有一片红红的仙客来花地,像是有人在点燃点点烛火,照亮了夜色。

  斯时,似有晚钟从远方传来。身处这般充满哲思意味之地,我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流动着的全然是道之气。高处山鸟,时不时地鸣叫几声,说着梦呓还是传递着什么,不得而知。这一定是鹧鸪,我太熟悉它们的叫声了,童年在故乡,我与鹧鸪是隔空相惜的朋友。是啊,在这般充满文气的山野里,怎会缺少鹧鸪的吟咏声呢?我以为它是文化之禽,许是筑巢于说经台不远处,聆听圣者的传道。

  山风在低语,似闻有老者诵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确,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也是开启人心灵之门的钥匙。这一点,不仅我们懂得,连鹧鸪也懂得。

  (查干,中国作协会员,著有《爱的哈达》《彩石》等作品,部分作品被译成美、英、法、日、朝、匈牙利、波兰文介绍到国外。)

半窗夜雨半窗梦(行天下)
中国馆里的自然智慧(永宁阁随笔)
小草编 大舞台
建德宜居如诗画
责编:刘发为 邮箱:rmrbly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