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新国货” 要贴近消费者的心(品牌论)

韩维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31日   第 10 版)

  “国货”这个概念与“洋货”相对,最早可以追溯到被列强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的晚清年间,在其诞生之初就蕴含着中华儿女不甘心、不认命的倔强,以及让民族工商业兴旺发达的梦想。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门户洞开,洋货涌来。到19世纪末,各类洋货已充斥中国市场。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道:“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危机倒逼之下,中国开启了工业化追赶的漫漫长途。生产出能与洋货相抗衡的“国货”、尽可能多地把财富留在国内,成了当时“实业报国”潮流最大的共识。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国货”复兴不只是商人的事情,它与国内国际大环境紧密相关,也与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洋务运动以前,国货与洋货的差距是工业与手工业的差距,劳动专业分工与大机器生产让洋货进入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正向循环,无论当时家庭作坊里中国女工们多么勤劳、薪俸多么微薄,在铁一般的经济学规律面前,都没有半分胜算。

  洋务运动之后,中国的企业里也响起了大机器的轰鸣。然而,同样是外国机器,我们生产的国货依然拼不赢洋货。官办企业管理模式的落后,经营人才与技术人员的匮乏,让中国的工厂产量上不来、产品不达标、成本下不去。彼时,早期留学生开始回国,而经过多年积累,本土企业家们对现代工商业也有所认识,中国开始解决管理和人才的问题,一战期间国货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但新生儿必须要呵护才能长大,当时的政府却对外不能关税自主、对内无法惩治腐败,《子夜》里“吴荪甫们”的国货复兴梦很快夭折在襁褓之中。

  国货的曲折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在关税自主、营商环境、生产工具、工人素质、管理水平等条件都相近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优势”才能凸显。旧中国无法为民族工商业提供应有的公共服务,而新中国成立后,用前30年将这些短板迅速补齐,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相当于把襁褓中的民族工业“抚养成人”,让其有了自我生存下去的基本能力。

  待到改革开放之后,民族工业累积的势能瞬间释放,在老百姓的日常吃穿用度领域诞生了一大批国产品牌。尽管与新“洋货”相比,它们或许性能稍差、模样稍“土”,但往往性价比奇高。过去那种洋货兼具质优与价廉、国货毫无还手之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今天,随着中国在工业制造能力与互联网商业模式方面的高速发展,国货们开始有底气也有意愿改变自己中低端的市场定位,转而与高端市场的洋货们硬碰硬。工业制造能力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发现,在使用国货与洋货时“其实没太大差别”;而领先全球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又能让新老国货们紧跟客户需求,灵活调整营销策略,更加贴合消费者心理。近期各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的“新国货”活动,就是这样一场工业硬实力与互联网软实力的默契配合。质量不输洋货、调性气质又更加有“本土气息”,这样的“新国货”自然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

  100多年前的中国人,心中就种下过国货复兴的梦想。如今,距离这个梦想开花结果的时刻越来越近,前路虽非一片坦途,但期待国货的缔造者们不骄不馁,继续奋斗,让我们尽早见证国货复兴的辉煌时刻。

这些国货为啥让人着迷?
“新国货” 要贴近消费者的心(品牌论)
责编:张鹏禹 邮箱:bnuzhangpeng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