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为步行释放更多空间(新时代新步伐)

钱京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21日   第 08 版)

  牵手回家。
  林祖贤摄

  步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几乎每个人在一天的某一时刻都是一个步行者。然而,粗放式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向郊区的蔓延,催生了过度依赖机动车的交通模式,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包括道路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土地资源浪费、居民生活成本上涨、社区归属感丧失等。这种“以车为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追求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就不能忽视城市街道的步行友好性:安全、便捷、舒适的步道和步行环境。一座步行友好的城市让人们可以用步行来解决很多短途出行的需要;再配以安全方便的骑行路网,则不但能大幅减少开车的需要,还能减少对公共交通的压力,从而降低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和城市噪音。

  步行友好的街区不仅仅意味着有铺装平整、宽度适宜、行道树或绿色隔离带完整的步道,还需要有分布合理、方便可达的多种“兴趣点”,即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商店、餐馆、银行、医院、学校、公园、写字楼、娱乐设施等。人们用步行进行短途出行的意愿与兴趣点的可达性和多样性有直接关系。因此,步行友好的街区能够带来税收、就业等经济效益也就不难理解。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生活在步行友好的城市可以获得健康和社交方面的收益。步行是最简单方便的运动方式之一。多项公共健康研究表明,步行对肥胖及多种相关慢性疾病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步行友好的社区和城市对特殊人群的生活品质尤为重要,例如儿童的户外活动和老年人的出行。中国的老年人口在不断增加,步行友好的社区可以加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独立能力。而对于上班族来说,方便的步行或骑行与公共交通的结合,可以节省开支并节约时间。步行友好带来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为人们的交流、休憩和娱乐提供便利,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虽然很多城市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机动化过程中,对步行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未加以足够重视,近年来这种状况开始改变。在国家层面,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城市建设应“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强调了“窄马路、密路网”的布局。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优化过街设施、改善道路慢行条件,鼓励步行和使用自行车出行。

  步行友好是低碳和绿色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宜居性的必要条件,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日常生活需求靠开车出行解决的地方,会缺乏公共交流、没有活力和吸引力,甚至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城市。希望人们对城市步行条件予以更多关注,与城市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共同努力,不断改善自己城市的步行友好性,提升生活品质。

  (作者系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区主任)

为步行释放更多空间(新时代新步伐)
美丽步行道 好走又有趣
人在画中行
责编:罗 兰 邮箱:dzzbl8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