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语境中,政治经济学早已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门类。
它代表着对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远远超越了学科建设的范畴。
比如,过去讲苏联模式,实际上就是上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主持完成的苏联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概括出来的模式。这本教科书被视作苏联3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1959年底,毛泽东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曾说:现在要写一本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受到社会实践的一定限制”。 这也是从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角度而言。因为实践之不足,所以还完不成一本成熟的政治经济学。
1984年,当《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通过时,邓小平评价说:“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他也是从总结中国发展经验的角度来谈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任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是7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发展道路的总结。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分为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相较而言,社会主义部分无论从框架体系、分析逻辑还是理论深度上与资本主义部分都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不能充分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发展,从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大打折扣。要改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落后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状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成为一项紧迫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
为了更好地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没有拘泥于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写法,而是在概括已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新时代新发展的内容展开:一是“世界大变局”,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世界发展新趋势;二是“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三是“发展新标杆”,聚焦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四是“治国新思想”,重点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五是“全球新方案”,展示中国发展道路作为可供选择的新的现代化模式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竭源泉。实践还在向纵深展开,理论不可能止步。但实践走在前面并不意味着理论就是消极被动的;相反,深入的理论探讨、科学的理论总结,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在实践中走弯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还肩负着探路前行的重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