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3月22日 星期五

青年创业 处处是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22日   第 10 版)

  新华社发

  吴宽和他的作品

  刘动在工作中

  刘顺涛和同事们

  范景丰在公司

  李欣一家在英国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如今,一二三线城市纷纷通过建立健全人才政策,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为高质量发展集聚第一资源。从武汉2017年初提出“百万人才留汉计划”,到成都发布“人才新政12条”,从郑州向全球发出史上最强“招贤令”,到西安推出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并实施“海底捞式”落户服务,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重返上海再创业

  ■ 吴  宽 上海  马努艺术空间  发明艺术家

  我今年43岁,从事发明艺术。1998年,我从江苏高邮老家来到上海创业。早期做建筑工程动画,可谓一帆风顺,手下最多时有60多名设计师,出版过两本建筑画册,还是上海一家民办高校影视动漫专业课程的创始人,曾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2005年,“野心”膨胀,开始到外地投资,结果输得很惨,不仅将在上海的几套房子打了水漂,还背负了几百万元的债务。

  2013年,我重回上海,真有一种回家“疗伤”之感。人一定要在一个适宜的土壤扎根成长,在自己最热爱、最擅长的领域发展。从装置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到软件、电子、机械,我如鱼得水地玩起了跨界。每跨一个领域,我都会承接一些与此相匹配的艺术工程项目,进行新型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创新。情怀需要成本,创新需要冒险精神。我觉得,只有上海这个海纳百川、中西文化交汇之地,自己的跨界理念才更容易被业界接受,并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力。这也是我选择上海的主要原因。

  近3年来,我受邀在多个学术机构做讲座,相关作品获得上海设计双年展创新设计奖,并受邀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还创办了“马努艺术”,并开始组建马努创意研究中心。

  马努,即英文两个单词相加(Manufacture+Art,意为“制造艺术”),马努艺术,其实更像一个智能科技公司。这里有电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还有工业结构设计师、建筑结构设计师、程序员、艺术家。我主张用最先进的智能科技与产品工艺,进行工业艺术创作,并提供个性化设计的量产解决方案,从而在商业模式上实现成功。

  在我看来,当下的艺术已不是我们过去理解的艺术。随着时代变迁,艺术家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技术革命的跟随者,他们希望引领生产力的时尚潮流。一些艺术家通过建立自己的艺术品牌,开发新型科技,用量产化工艺进行艺术创作,将艺术转化为产品,走向市场。艺术就是生产力,这是我的感悟。在这个消费与产业升级的大时代背景下,艺术将与同时代的科技一同发展,将以往产业革命即技术革命的单纯传统,转化成一场跨界的,由艺术、设计、科技、时尚、观念等组成的综合革命,进而影响乃至引领整个时代的潮流。

  定居上海,恰恰能够满足我的一切创意和创造。所以我一点儿都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微  宇整理

  “新北京人”乐安居

  ■ 刘  动  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员工

  我现在是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配网工程班的普通一员。2015年,即将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我同样面临着外地学生“留下,还是回家?”的抉择。综合实际情况考虑,留在北京是我的首选。我高考从重庆考到清华,在北京学习、生活了7年,更在清华园里认识了来自东北的女友。和她一起继续留在这座历史悠久又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就是我们想要的将来。同时,能在北京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快、生活条件便利的国际化超一线城市生活,也是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对我个人来说,留在北京的意义远不止这些,我始终坚信,北京,将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清华的就业指导让我印象很深的有两条,就是“脚踏实地”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有大舞台,能做大事业”。我学的专业是电机系,当时国家也在推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我觉得国家电网是实现就业指导中那两条宗旨的好平台,有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视野,同时也更接地气。既然自己心中有了就业的方向,北京电力就更成了首选中的首选。特别是北京电力当时在校招时介绍的青年人才10年培养成长规划与我个人的想法很契合,企业文化、职工关爱等方面也很符合我的预期。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四年。这几年,我有幸参与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端智能配电网建设,从这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国网公司劳动模范的荣誉,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努力正在让这座城市发生些许美好的改变。如今,女朋友早已成为我的妻子,我们也在北京安了家,成了“新北京人”。

  其实我也曾仔细思考过留在北京生活成本高的问题,但现在很庆幸当时自己留下来了,因为北京能提供平台和机遇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当初毕业时的认知,也远远超过了一个年轻人为了生计而要付出的成本。就以我所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短短几年间,这里无论是城市面貌还是生活品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还将更加精彩,这无疑深深地吸引着我在这片热土上奋斗和拼搏。

  本报记者  贺  勇文/图

  成就梦想在蓉城

  ■ 刘顺涛  四川成都  某公司高级工艺师

  10年前,我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赴美国攻读机械与航空航天博士学位。2012年,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我看到了祖国航空业的蓬勃发展、求贤若渴,毅然决然辞美归国,投身到航空报国的事业中。来到位于成都青羊区的公司后,我加入研制团队,迅速熟悉业务,很快便成为骨干力量。不久,我肩负起主持数字化装配能力建设实施的重任,直接挑战装配领域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的业界难题。

  说起当初回国的选择,我一方面是出于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喜欢成都这座城市。如今,我越来越坚定当初决定的正确性。

  从2016年起,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军民融合的战略背景之下,政府对人才引进的力度在不断发力、不断增强,我自己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我深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要保障企业用人,尤其是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的引进,最终让人才留在青羊、落户青羊,“引进来”仅仅是第一步。随着保障需求的提升,还需要靠当地政府的政策红利以及提供资源要素共享、完善的配套等便利,让人才在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等领域,有统筹衔接的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这样才能让人才安心在青羊安家落户。

  青羊区人才计划打开了一扇窗。来成都6年,我深刻感受到青羊是一方充满正能量的土地。我和我的工作伙伴们都具有极大的工作热情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在这里,我实现了自己对航空事业的梦想。

  本报记者  王明峰整理

  追随实业奔南昌

  ■ 范景丰  江西和翼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

  去年4月,正是草长莺飞之时,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落户南昌!这座红色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早已焕发出不一样的光芒,这里将是我奋斗追梦的地方。

  其实,在此之前我有很多选择。2013年,我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毕业。那时候,如同无数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我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选择中犹豫不决。大城市的吸引力无庸置疑,最后我选择留在上海。这些年在上海摸爬滚打,让我看到了一线城市工业产业自动化的蓬勃发展,也感受到工业自动化的未来趋势。

  在上海工作的日子尽管充实,但工业企业不断从上海迁出。中部城市积极引进工业产业,各地生产工艺不断升级。作为向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服务的供应商,就要跟着工业企业的迁移步伐而转移。它们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本想留在上海创业,但高昂的创业成本和人力成本,最终让我打消了念头。

  正当考虑到其他城市发展时,我看到江西各地为推进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出台很多鼓励性政策措施。南昌作为江西省省会,在交通、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工业产业发展方面,既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也有转型升级的发展空间。当前,很多工业企业需要进行自动化升级,在南昌我看到了事业发展的蓝海。

  2018年,我卖掉了上海的房子,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南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创办了现在的公司。刚来南昌时,最担心妻子和女儿不适应。现在看来我是多虑了,妻子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女儿也开始上幼儿园。

  在大家的努力下,目前公司签订销售合同达5600万元,进入了实施阶段。尽管公司还处于创业初期,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始终看好南昌,并计划在5年内完成5000家企业的线上应用及数据服务,为江西工业产业自动化贡献力量。   

  魏本貌  邓  妍整理

  西安娃故乡奋斗

  ■ 李  欣  陕西西安  博锐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年届不惑、返乡创业——两年前的“转型”,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

  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安娃”。2004年硕士毕业后,我离开故乡,赴英国留学。2010年,我从曼彻斯特大学博士毕业,就职于英国一家企业,从事精密仪器研发,后来在当地娶妻生子。

  有时候聊天,身边的朋友也会羡慕,“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你这生活,多好!”但在外打拼多年,“回中国发展”的想法犹如春芽,一直在我心里悄悄生发:一者,中国飞速发展,充满各种机遇与可能;再者,海外虽好,但思乡心切,毕竟“味蕾深处是故乡”。

  2017年,我应邀去西安参加一个论坛。会场上,第一次听到这座城市的“人才新政23条”,当时就动心了。“新政”概括来说,就是西安计划5年投入38亿元,引才育才100万人,最大限度吸引“高精尖缺”人才。

  一直寻求合适机会的我,顿时眼前一亮。但转念一想,要离开生活13年的英国,到西安创业,还是有点儿冒险。回去后,创业前景是否可观?

  思考再三,我决定闯一把。因为机会也要讲究“窗口期”。

  决心既定,说干就干。我和好友一道,在西安创立企业“博锐轶”,主攻信息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作为引才科技项目,我们享受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经过两年打拼,我们创业前景不错,眼下正全力攻坚“智慧医疗”。

  事业步入轨道,生活也挺顺当。虽然我从小长在西安,但出国太久,对一些手续办理已经生疏。好在西安提出,对引进的人才及企业,要提供“五星级店小二”服务。我的住房补贴填报、西安“绿卡通”申领等,全靠政府工作人员协调帮忙。此外,作为西安引进的C类人才,我通过城市“绿卡通”制度,可在医疗、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一卡在手、处处绿灯”。

  如今,我们公司有20多人,一半从外地来到西安打拼。眼见发展前景可观,大伙儿都打算扎根下来。于我而言,也正准备把5岁的儿子从英国接到西安上国际学校。

  对于未来,很值得期待。妻子的工作可在中英两国往返出差;儿子上学,家里老人踊跃要求每天接送;我自己则要努力打拼,为家人、为故乡,也为梦想。

  本报记者  高  炳整理

青年创业 处处是家
责编:任 涛 邮箱:people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