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3月22日 星期五

“知识网红”传播正能量(云中漫笔)

栾雨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22日   第 08 版)

  过去提到“网红”,人们往往会将它与“凤姐”“犀利哥”等人物联系到一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批拥有扎实功底和渊博知识的人已经悄然走进社会公众的视野。

  不久前,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热映。在其票房一路走高的同时,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人们注意到,很多网友摇身一变,成为了“科学家”“小说家”,比如知乎网友“狐狸先生”就告诉大家“物理学基本定律尚未阻止人类带着地球脱离太阳系”“地球在逃亡的旅途靠近木星主要是为了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来进行加速”,而网友“李松蔚”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流浪地球》为何引发了轰动效应……这些网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识网红”。

  科普专业知识、分享生活经验……当前,随着社会公众对精细化的信息服务需求越来越高,“知识网红”们纷纷推陈出新,使用简洁而高效的语言,采用图片、漫画、视频等生动清晰的形式,为网友奉上更加精细、多元的知识养分。有“知识网红”表示,社会从来不缺乏掌握知识的人,但公众需要自己能看得懂的知识。

  可以肯定的是,“知识网红”的崛起,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比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凭借对古诗词的独到见解以及接地气的授课方式,在抖音短视频上成为网红教授;而复旦大学哲学教授陈果则将妙语连珠的思修课拍成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教育也是一种社交,被教育者在优质内容的熏陶下,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也会得到升级。当前,越来越多的网民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有意识地将互联网作为自身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场所。只有当更多的人去关注、尊重、创造知识,互联网中存在的不良内容才会逐渐消失。

  当然,对于“知识网红”,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享受其带来的好处,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知识服务,更好满足消费者学习成长的诉求,同时也让知识生产者更好地获得收益,构建良性的知识变现体系。另一方面,更要以此为契机,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自我学习的能力。

让政务新媒体更有温度(网上中国)
“知识网红”传播正能量(云中漫笔)
顶尖的科技高管(互联网大咖秀)
外卖要让人吃得更放心
责编:徐 蕾 陈菲扬 邮箱:chenfeiya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