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 往
贝宁位于西非,人民热情好客,社交礼节与国际接轨。在社交场合相见,称呼对方先生、夫人、女士、小姐。初次见到同性客人,一般是握手问候致意,而对异性客人则多是含笑、点头或躬身表示问候和欢迎。拥抱亲吻礼节也很常见,与外来客人亲吻的方式,多是以自己的面颊轻轻贴一下对方的面颊。
松巴族人见面问候时,一定要叫出对方的姓名,如“温德布则,您好”“温德胡尼,近来身体好吗”等。
姓 名
现代贝宁人姓名的基本结构是:姓-名-父名。松巴族人信仰上帝,他们的名字多见“温德布则”(意为上帝所恩赐)、“温德胡尼”(上帝的礼物)、“温德拉帕塞”(上帝是真理)等。
那哥族人常常根据孩子的出生顺序给孩子取名,如“沃卢”,一定是家中老大的名字,“奥英洛拉”是老二,“比奥”则是老三的名字。此外,他们还常常将自己祟拜的人或亲朋好友的名字,用来做自己的名字。
贝宁受法国影响较深,不少人会在自己的姓名中再加上一组法式姓名,因此复姓、复名者很常见。
称 谓
贝宁人的日常称谓比较独特,如“爸爸”,不仅用于称呼父亲,还可用于称呼伯、叔、舅、姨夫等;“伊姬”称呼母亲,也可称呼伯母、叔母、舅妈、姨妈等。
“阿拉”用于称呼同辈亲族人,如兄弟、姐妹、堂(表)兄弟、表姐妹等;“奥科利”和“奥比利”,则分别用于称呼所有与自己同辈的男人和女人;“埃格朋”“阿布洛”则分别用于称呼与自己同辈,但年龄大于和小于自己的男人;“奥莫”用于称呼不分男女的晚辈、子女、侄子女、表侄子女等,也可用于称呼佣人、侍从等。
“爸爸—拉”是祖父、祖伯父、祖叔父的称呼;“伊姬—拉”是祖母、祖伯母、祖叔母的称呼。
服 饰
由于天气炎热,日常生活中,贝宁人穿着比较随便,以轻便、凉爽为要,但是讲究色彩丰富。外交场合、庆典活动时,男士穿西装或穿宽松无领长袍,妇女则穿色彩艳丽、做工考究的裙子,扎头巾。
当地妇女有纹身的习俗,颈部3条水平线花纹,意为保佑长命百岁;肚脐下蜥蜴形花纹,表示心胸宽阔等。
贝宁妇女爱打扮,耳环、颈饰、手镯等饰物必不可少,尤以大耳环为美。女孩子很注重头发的梳理和造型,因而创造出许多优美的发型,如凤冠型、船形、多辫型等。她们还喜爱在嘴唇上画各种图画。
饮 食
贝宁南方人的主食是玉米、大米、小麦以及豆类,常见食物有玉米粉面团、玉米饼等。北方人以小米、山药和薯类为主食,山药的常见做法是蒸熟捣碎,再加上花生或番茄酱一起食用。城里人的主食多为大米和面包等。
南方人喜爱的肉类以鱼、鸡为主,还有羊肉、兔肉、牛肉和丛林鼠肉。肉类的烹调,通常是用棕榈油或花生油煎炸。北部人食用较多的是牛肉、猪肉和鸡肉制品。
贝宁人用餐的规矩,一般是长辈入席后,年轻人才可入席;餐毕,年轻人要向长辈致意后,才能离开。抓食饭菜时,不可越位,不可抓别人面前的食物;来访的客人不能挑食,样样都要吃一点,否则主人会不高兴。吃鸡时,晚辈不能吃鸡头、鸡腿。
贝宁的水果有柑桔、香蕉、菠萝和芒果等。Sodabi是当地酿造的棕榈酒,颇为珍贵,只在宴会上才能喝到。
蛇 节
贝宁南部的人们历来崇拜蛇,视蛇为神灵。家庭多养蛇,有时多达数十条。蛇与主人朝夕相伴,甚至会爬到主人身上嬉戏玩耍。吃饭时,主人将木棍斜立在餐席上,蛇则爬上木棍“入席”,与主人一同吃喝。
每年7月15日是贝宁传统的蟒蛇节,届时大街小巷披红结彩,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蟒蛇与艺人配合,进行各种表演,最引人注目的,是蟒蛇捕食老鼠。表演开始,人们将老鼠放在特定的圈内,再放出饥饿的蟒蛇。蟒蛇们争先恐后爬向鼠群,瞄准一只,迅速发起攻击,将老鼠咬住吞下。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