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2月23日 星期六

陈立雯:

把垃圾分类这件事坚持下去

于 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2月23日   第 10 版)

  图为陈立雯在河北省涞水县南峪村做垃圾分类试点。
  (受访者供图)

  从“村”开始

  陈立雯是一名“80后”。她曾于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学习环境史,此后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当时,她的研究课题就是中国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史。海外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使陈立雯开始“从一个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国的垃圾分类问题”。

  2009年,陈立雯加入了一个向公众宣传生态理念的环保组织,同时,也会做一些工作来帮助因垃圾填埋和焚烧而遭受污染的社区。通过在环保组织中的调研,陈立雯发现,北京市垃圾处理的容量早已能够满足垃圾产生量,但是,在垃圾回收末端的混合处理却容易产生对空气和土地的污染,污染防治的措施难以规范。

  想要解决垃圾的混合处理问题,就要找到垃圾产生的源头,“而想要减少垃圾产生,就要从建立垃圾分类体系做起。”陈立雯说。

  这一次,陈立雯决定从中国农村开始,“相较于城市垃圾问题,农村原本也没有成熟的垃圾收运体系,是一片空白,只需要‘立’。”她说。

  动员村民

  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这让当时还在大洋彼岸读书的陈立雯非常兴奋。2017年8月,陈立雯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选择回国,到农村亲身实践垃圾分类。

  调研后陈立雯发现,农村难以处理的垃圾主要是废弃塑料,因为厨余垃圾是可以降解的。

  在陈立雯成长的上世纪80年代,塑料袋并不多见。那时候,陈立雯的的家乡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猪养牛,牲畜将泔水吃尽,牲畜的粪便又“变身”肥料重新回归土地。而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再养牲畜,主食和蔬菜都主要依靠购买,这导致了塑料制品的废弃物越来越多。

  “要想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应该形成一个高效管理的系统,动员起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陈立雯说。

  在她看来,从垃圾的产生者开始,到垃圾的收集者,再到垃圾的处理者,许多人构成了垃圾处理的整个链条。只有把各个链条之间的关系调整好之后,才能有效地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在她选择的试点河北省涞水县南峪村里,她从动员村民开始,一家一家、一桶一桶地收起了生活垃圾。

  形成合力

  慢慢地,陈立雯的故事吸引了不少媒体前来采访,这给她的环保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想要推进垃圾分类的人找到了我们”,陈立雯说,“这有利于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

  “终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会实现‘零废弃’,这是我的梦想。”陈立雯认为,虽然仍有一些人不明白应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可能有意愿但缺少实际进行分类的经验,但回国几年来,她已经感受到了国人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垃圾分类意愿的明显增加。

  环保意识日渐深入人心也给了陈立雯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谈及以后的规划,她说,“机遇和挑战同在,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会把垃圾分类这件事坚持下去”。

中国文化的“海味儿”传承
把垃圾分类这件事坚持下去
“新”海归玩转新媒体(下)
责编:孙亚慧 邮箱:sunyahui112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