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天上一轮明月,桌上几碗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是人们对元宵节最朴素的理解。如果说吃汤圆表达的是阖家团圆的美意,那么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放天灯……这些形形色色的传统习俗,就构成了元宵节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难忘夜晚。都说过完元宵节,年也就过完了,作为春节的延续和高潮,元宵节承载着人们关于新年的美好期望,蕴涵着丰厚的文化意味。圆月的团圆之意,元宵的联想之形,花火的浪漫之情,游乐的欢快之声,挂灯的祈福之举……对快乐的追求,对生活的希望和朴素的信仰,透过热情喜庆的民俗活动,在这一天表达得淋漓尽致。
时节如流不会冲淡年节的传承,山高水远阻隔不了情感的勾联。山西有“蒸面茧以祀蚕姑,作粘穗以祀谷神”的习俗,陕西有挂灯笼“照黑角”驱邪纳福的做法,浙江至今还流传“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光景……无论是庄重的祈福,还是热闹的狂欢,元宵节的夜晚是被圆月、烟火、花灯照亮的,元宵节的街道是被欢笑声、祝福声充满的。可以说,合家团聚、普天同庆的意味四海皆准。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催生了新的节庆风尚。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烟花爆竹变少了,绿色环保照样年味浓浓;麻将扑克放下了,“村晚”舞台热闹非凡;大鱼大肉不再是每餐必备,健康饮食更受推崇;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人头攒动,旅游过年、文化过年成为新民俗。
由此看来,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只在源远流长的习俗,而在其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文化内涵。抛开或繁琐或简洁的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审视节日真正的涵义。时至今日,重阳从知感恩、尽孝道,渐渐浓缩成“家国两相依”的情怀;清明从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延伸到追溯精神源头、品读生命意义;春节越来越强调新年的喜庆、亲情的温暖;元宵节越来越突出欢乐的气氛、愉快的体验。没有一成不变的节日习俗,只有始终如一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企盼。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写道,“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如今,科技手段的发达让元宵节的灯彩更加奇巧瑰丽,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等多媒体设备和各种送货上门、到家服务感受节日的气氛,获得快乐的体验。传统佳节的魅力何以千年不绝?就在于时间的流动带不走节庆的内核。蕴藏在元宵里的美好与欢乐,在今天品来仍芬芳馥郁、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