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

喜乐喧腾“闹元宵”

□萧 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2月19日   第 07 版)

  2月10日,江西省会昌县洞头乡畲族农民在联班第前排练元宵佳节的“摆字龙灯”节目。
  朱海鹏/人民视觉

  2月17日晚,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贡水河畔亮起彩灯,营造出喜庆热闹的节日景象。
  新华社发 宋文摄

  大年新春是一年中最绚丽的时光,元宵节作为大年画卷的压轴节目,它是民众情感、意愿、信仰的集中表现,是其中最具声色的时间景观。元宵的节俗与除夕相对应,除夕是关门团年,在新旧时间转换的过程中,人们暂时中断与外界的联系,处于静止状态。元宵节则是以喧闹的户外游戏打破静寂。“元宵闹夜”,是多种节俗形式的合奏。锣鼓、灯火、游人共同编织着喜庆欢乐、流光溢彩的元宵美景。

  锣鼓喧天 唤醒冬眠大地

  元宵节的喧闹主要有两种声音:一是以锣鼓为主的响器声。锣鼓是庆祝节日必备的道具,节日气氛的营造离不开锣鼓喧天的热闹。没有锣鼓或锣鼓不够用时,人们将其他能发声的器皿也敲起来,如湖北孝感有“正月半,敲铁罐”的谚语。据《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节热闹非凡,“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

  二是歌舞游乐的人声。元宵节是民间歌舞的盛大演出日,除舞龙、舞狮外,南北地方在元宵节期间都献演乡村戏剧,北方的秧歌戏,南方的花鼓戏、采茶戏都是元宵常演的剧目。东北地区将乡民化妆作剧,称为“太平歌”,河南及两湖(湖南湖北)地区称为“妆故事”。河南洛阳“歌楼鳞次,丝管嘈杂,灯下设杂剧百戏,游人填塞街衢”。

  元宵锣鼓与歌舞的原始意义与腊鼓、傩仪一样,是具有巫术意味的节俗活动,其目的在于驱傩逐疫、召唤春天与苏醒大地。

  灯彩辉煌 映照夜市繁华

  元宵是色彩鲜明的节日,游人、表演者的华丽衣装与五光十色的灯饰交相辉映,构成缤纷艳丽的视觉景观。

  元宵张灯习俗起源早,扩布广。它来源于上古以火驱疫的巫术活动,后世民间正月十五以火把照田、持火把上山,部分地保存了这一习俗的古旧形态。随着佛家燃灯祭祀的风习流播中土,元宵燃火夜游的古俗,逐渐演变为张灯的习俗。元宵张灯与城市夜生活的兴起也密切相关。隋唐以前正月十五夜张灯的记述稀少,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在记述荆楚地方正月十五节俗时,没有提到张灯之事。到了隋朝,京城与州县城邑的正月十五夜,已经成为灯火辉煌的不眠之夜。

  张灯习俗的大扩展是在唐宋时期。唐朝元宵节时不仅在京城制作高达80尺、光映百里的“百枝灯树”,还将张灯时间延至三夜。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夜取消宵禁,让人们彻夜自由往来,是所谓“金吾不禁”。宋朝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张灯的时间也由三夜扩展到五夜。新增十七、十八两夜,最初限于京师开封府,后来地方州郡纷纷效法,成为通例。宋朝灯笼制作较唐朝更为华丽奇巧,元宵灯市品类繁多、琳琅满目。

  宋元易代之后,元宵依然传承,不过灯节如其他聚众娱乐的节日一样受到限制。明代全面复兴宋制,元宵放灯节俗在永乐年间延至十天,京城百官放假十日。民间观灯时间各地不一,一般三夜、五夜、十夜不等。明代中期以后城市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作为市井生活重彩的元宵节,在当时有着生动的表现。清代元宵灯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夜,十五日晚为正灯。北京元宵的灯火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冰灯是清代的特殊灯品,由满人自关外带来。这些冰灯“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

  游人嬉乐 祈求生活美好

  元宵的声响与色彩共同烘托着节日的气氛。正是这样热闹的景象吸引着城乡居民纷纷走出家门,看戏、逛灯、走百病、闹夜,连平日隐藏深闺的女子这时也有了难得的出游机会。“男妇嬉游”是元宵特出的人文景观。唐宋以来,妇女成为城市元宵夜的一道风景,她们或登楼赏月,或逛街观灯,“了不畏人”。平时限制在各自封闭时空中的男女们,难得有了聚会的日子。元宵可谓是古代的“狂欢节”,人们在这一阶段打破日常秩序的约束,实现着感官与精神的愉悦。

  元宵节俗还有拜紫姑、求婚姻,“卜问蚕桑”,烹制食用类似蚕茧的“元宵”。人们通过这些仪式活动,祈求婚姻美满、子嗣绵延、身体康健与年岁丰收。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元宵:一年明月打头圆
喜乐喧腾“闹元宵”
历久弥香的元宵(文化只眼)
图片报道
诗词里的元宵节
责编:邹雅婷 邮箱:zytbb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