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2月14日 星期四

春节到彝寨打歌

杨继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2月14日   第 11 版)

  彝族打歌
  来自网络

  “芦笙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调子就飞。”每逢喜庆佳节,云南城乡随处可见彝族传统歌舞——打歌,那变化万千的舞步,那优美动情的歌声,那热烈欢腾的场景,让人如痴如醉,不知归路。

  打歌,是云南彝族一种踏歌起舞、歌舞乐融为一体的民间集体舞蹈,是云南彝族“生命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在节日庆典和婚嫁时节,可以打歌跳脚三天三夜,用蹁跹起舞打歌跳脚汇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当你一脚踏进彝寨,首先遇到的就是热情、好客、身穿节日盛装的彝家少女的拦门酒,她们手捧盛满美酒的牛角杯,唱着酒歌,向你敬酒:“远方来的贵宾啊,四方的朋友,我们难相见啊,哪有相聚时,彝家有传统,待客先敬酒……”那些英武标致的男孩也端起了酒杯,也唱起了敬酒歌:“彝家那个小锅酒又甜又爽口,客人啊请你喝,不喝你莫走……”仅是一支伴奏的短笛,那优美、悦耳的歌声,就能震撼着每一个远方来客的心,让初来乍到的远方客人硬硬的一颗心就被它唱热了,唱软了,甚至唱融化了。

  酒酣饭饱,热情似火的彝家儿女们就吹起笛子,唱着彝家优美醉人的歌,开始集体打歌:“宾朋满堂坐,倒酒宾朋喝,宾朋来跌脚,亲戚朋友来跌脚,今天不跌哪时跌,明天后天不再见跌……”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滔滔的金沙江水流不尽。蓝天白云群山深处,彝家人清越的打歌声阵阵向你飞来,轻盈明快,悦耳赏心,韵味绵绵,听得人不由沉醉其中。

  云南武定彝族打歌跳脚,从“一边一脚”跳至“十二脚”。第一脚跺地穿花一次,第二脚跺地两次穿花,第三脚跺地三次穿花,直至八脚穿花。人数必须是双数,两人对跳完第八脚,各自转身与另一位对跳,一至十二脚跳完,又开始跳第二曲。在第一曲的基础上,第一脚跺地一次,第二脚跺地两次,第三脚双人跺地跳穿花,如此循环反复,直至音乐终止,故习惯上把“一边一脚”至“十二脚”的武定彝族传统跌脚歌舞称之为“八脚穿花”。舞蹈动作主要模拟动物的“公鸡啄架”“石蚌跳溪”“雄鸡摆尾”“猴子爬树”等,有“赶跌”“转跌”等20多种套路,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人酣畅淋漓。

  在彝族村寨,无所谓舞台或看台,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舞者。“阿哥跳烂千层底,小妹跳烂绣花鞋”“跌起了黄灰做得药,跳到天亮才快活”。无论认识与否,无论来自何方,无论哪个民族,拉起手来就是朋友,就是天下一家亲;无论会跳与否,一切只需跟着感觉走,你就慢慢进入了角色。

  当你恋恋不舍地离开彝家村寨时,彝家人又送上一碗碗留客酒,深情地唱上一曲《留客调》。至真、至情、至美,清脆、嘹亮的歌声,把你带进了彝家人深情厚谊的内心世界,让你深深感到彝族打歌跌脚的艺术震撼力。

  每逢新春佳节,平时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里打工的人们,都纷纷回家。于是,笛子一吹,歌声就飞,舞步就起,彝族村村寨寨到处是歌舞的海洋,到处是潺潺流淌的山歌,到处是徐徐的民风,到处是热情淳朴的酒香。成百上千人在一起狂歌劲舞,感天动地,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歌多多不过彝家,打歌打不过彝家;天上星星能数尽,如问彝家歌舞有多少,请用海斗量一量﹗”笛子一响,双脚发痒;歌调一唱,浑身舒畅;舞步一起,气势如山。这是外地客人对云南彝家山寨打歌跳脚的生动描述。

短视频不止一飞冲天
绝美的托木尔峰
春节到彝寨打歌
雪乡行
责编:刘发为 邮箱:rmrbly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