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2月04日 星期一

磕头的故事

□ 冯兆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2月04日   第 07 版)

  当今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还有谁在给父母磕头拜年?似乎不多了,最起码我身边的朋友几乎没有。他们有的不好意思,有的不习惯,有的还认为是封建糟粕。不过在我们家,给父母磕头拜年已经成了传统。

  我幼时生活在农村,记得那时每到大年初一,放完鞭炮,吃完饺子,我们兄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那时我们家成份是地主,磕头拜年怕让别人看见,就把大门关起来。可大年初一这天,爷爷奶奶满脸笑容端坐在堂屋中央,非常享受着孙儿们的跪拜。我们跪在地上两手扶地,磕头三次,口中还念念有词地祝福,然后,爷爷奶奶就给我们块儿八毛的压岁钱。那时父母不让给他们磕头拜年,只让说句新年祝福的话就行了。现在想来,那时父母可能觉得自己还年轻,不敢像爷爷奶奶那样欣然接受我们的跪拜。

  后来,我们落户进了城,大哥大姐也结了婚,再到过年给爷爷奶奶拜年时,也许觉得我们都长大了,他们就不让再磕头了,但压岁钱还是照给的。

  爷爷奶奶去世后,我们就不再回乡下过年,大年初一都回到居住在城里的父母家。母亲做一桌菜,大家围坐在一起,说笑畅谈。吃完饭打牌前,父母先要给几个孙子发压岁钱,孙儿们鞠个躬,说一句新年祝福的话就完事了。我们也没有意识到要孩子们给他们的爷爷奶奶磕头拜年。

  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团圆饭也很少在家做,而是到饭店包餐。记得父亲退休的那一年,在饭店吃完团圆饭,到了拜年发红包的环节,大哥对我们兄妹说,爸妈辛苦了一辈子,如今都退休了,也该享享清福,从今年开始我们是不是恢复老传统,给爸妈磕头拜年。这个提议一提出就得到了我们一致赞同。母亲使劲摆手说“不用,不用。”可我们坚决不依,簇拥着父母坐到沙发上,排成一行,齐刷刷地跪在父母面前。大哥代表我们说:“祝爸妈新年愉快,身体健康。”然后我们双手扶地郑重地给父母磕了三个头。看着眼前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第一次享受儿女的跪拜,父母面泛红光,又激动又高兴,母亲的眼角还微微泛红。她没有料到都已经四五十岁的儿女们会给他们老两口磕头跪拜祝福新年,急忙在口袋里掏钱准备发红包。

  大哥笑着说:“爸,妈,我们磕头表达的是孝心和感恩,压岁钱就免了。”大家一阵哄笑,起来后,孙子孙女们也像我们一样齐整整的跪在爷爷奶奶面前,每人说一句新年祝福语,然后领取一份压岁钱。随后,我们兄妹按照大小也轮流坐在沙发上,依次接受孩子们的磕头祝福。

  从那以后,每年大年初一给父母磕头拜年就成了惯例。我把磕头拜年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后,朋友们都是点赞,说我们一大家的亲情让人羡慕。其实,要说孝顺不孝顺并不在于磕头,磕头无非是旧时的一种礼节罢了。我们给父母磕头拜年只是表示尊重和祝福,只是想让孩子们懂得长幼有序,知道孝道,也烘托一下新年的气氛。

  大前年是母亲的80寿辰,我们提前半年就开始酝酿怎么操办寿宴,在兄妹间无数次的电话沟通和见面商榷中日渐成熟。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每家都要上台给父母磕头祝福。那天,父母双双坐在大厅中央,我们兄妹五家依次轮流上前。大家俯下身,匍匐在地虔诚地给父母磕了三个响头。头磕下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是虔诚、恭敬和感恩。那一刻,我也感到了父母的艰辛、不易和伟大。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女,媳妇、女婿,孙子、重孙,父母一生的辛劳在此时都化为幸福。是啊,还有什么比儿女懂得孝敬更让人满足?还有什么比儿孙满堂更让人幸福?

  在现代社会,磕头就是个形式,春节给父母磕头拜年也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是儿女们最自然、最无所拘束地表达孝心、心怀感恩的天然机会。磕头拜年是一种传统礼节,不管我们是坚守还是改变,只要内涵还在,都值得庆幸。

编者的话
春联写出新情趣
微妙的边和转折
磕头的故事
老家的阳光
责编:张鹏禹 邮箱:bnuzhangpeng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