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自己写春联,这项传统习俗,在我们家又重新恢复了!而且老少四代,共同创作,一起挥毫!虽然作品质量不算上乘,品位难言很高,但也是韵味浓浓,情趣多多。
故事还需从儿时说起。记得在农村老家,每到年关,家家户户总要上街买红纸,请人写春联。那几天,能写一点毛笔字的人,“吃香”得简直让人羡慕,自然,也忙得不可开交。
家父年少时曾断断续续念过几年私塾,字虽认不得几个,却可以手捏毛笔,“照着葫芦(联书)画瓢”。这在我们那一带的人家中,已经算是很难得了!所以,左邻右舍上门请写春联的人仍然络绎不绝。老爸曾不止一次对我说,他刚记事的时候,有一年过春节,大雪下了几尺厚,家里没人会写字,又无法出门请人写,最后只好在门上贴红纸。这可否视为一种另类的“无字联”?
或许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吧,父亲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孩子们“写大字”。大约从小学二年级起,我就开始练习毛笔字。紧接着,家里和周围乡亲们的春联,就主要由我这个小学生来写了。年复一年,“成就感”也与日俱增。心里还不时地想,这岂不是展示本人“书法艺术”的好机会吗?离开农村后,已很难保证常回老家过春节了,写春联的任务便落到了弟弟肩上。
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商店里竟公开地卖起了春联,有的甚至免费奉送,尽管上面一些商家的冠名和标识不无广告嫌疑。如此,为图省事与省心,越来越多的人家,包括那些有文化、能写字的人家,慢慢地,都不再自己写春联了。我家也不例外。
从专业的角度讲,买来的印刷春联,多数情况下,比自己写的可能要养眼一些。但问题也同时出现了:这家与那家,上房与偏房,春联的内容都差不多;有的门堂与门框上的春联,写的也一模一样!文字千篇一律,风格单调乏味,可以说是此类春联的一大通病。
多少年来,每每见此,老头子总是摇头叹气。当然也不忘顺带批评一下自己的儿孙:这些孩子书是越念越多,人却越来越懒,过春节“门对子”都不愿意写了!
想想也确实如此!就拿自己来说吧。自打进城,基本上就与毛笔告别了。理由很多,如单位工作忙,没时间;家里房子小,没书案……并自我安慰,等以后有条件了再补课!
其实,写春联,贴春联,并不仅仅是一个“勤”与“懒”的问题。作为中华民族已流传千余年的重要习俗,它还是世界上一种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对于在民间倡导新观念、传播正能量,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由此看来,要想家里的春联拥有个性与特色,还真得自己动手。这两年,趁着带孩子回农村过春节的机会,我与家人多次议论过此事。“是的,早就应该这样做了!”老爷子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这可是他始终不能忘却的一桩心愿啊!
然而,当我提出具体方案后,听到的却是一片叫苦不迭之声。事实上,它只不过是“联墨合璧”的一个放大版,即:春联不光自己写,全家每个人都要写;内容自己“创作”,而且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这个,太难了!”“没写过对联啊!”“我的字不行,上次什么时候拿的毛笔,都不记得了”……
“各位不要有畏难情绪嘛!对联的内容怎么样,书法好不好看,真的不重要,尽力而为就行了,重在参与。我这不也是为了我们家的‘集体创作’有点新意吗?再说了,哪个倘若确实有困难,还可以找‘枪手’啊!”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最终结果还算不错。当时在家的9个人,除了年近九旬的老母亲(文盲),其他8人,上至90多岁的老爸,下至弟弟不到10岁、正上小学的孙子,均按时交出了一份基本合格的“答卷”,让我颇感意外。不过,一老一小两人写的两副春联,文本分别由我和儿子代拟。
这些“自创春联”归纳起来,大约可分为两类。
其一,“综合性”的,如大门春联。也就是整栋房子正门上的春联,因其“管总”,所以最为重要,经大家推举,由我负责草拟并书写。
考虑到全家成员构成及职业特点,我将“门堂”(两扇大门)的春联确定为:“八行并粹 四世同欢”。这上联中的“八行”为概数,多的意思。倘较真,也是可以数得出来的,如农民、工人、教师、学生、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家政工作者”……下联写实,不多说了。第二年,为保持连续性,只是在此基础上作了一点调整:“四世同堂同乐 八行并进并优”。字面上看,既是实情,也寄托了希望。
而“门框”的春联则分别是:“苍栎修篁村上合 农家试作小康人”“盘龙山里思天下 金台园中念故乡”。需要说明的是,前一联是我20年前《祝贺山里老家新房落成》小诗的后两句,偷懒直接拿过来了。小诗的前两句是:“盘龙山里稻粱陈,茅屋楼房次第新”,由于不符合对联格律,便作了点修改,这就成了现在的后一联。
横批为“耕读传家”和“再接再厉”。
其二,“专业性”的,如侧门春联。这里主要是指各自居住的房间之门,上面贴的春联即为房主的独创之作。按内容划分,多数属于“行业联”,如“老者不服老 新人敢创新”“创业艰辛当励精图治 生意难得应砥砺前行”“笃信此生非独步 践行正念有始终”“淡饭清茶有滋味 明窗净几是安居”……
我的房门上前后贴的两副对联:“著文辗转求精特 编稿纵横辑妙奇”“组版情牵山水画 制题意接汉唐诗”,也属此类性质。它们是笔者若干年前写的“办报感怀”(之一)小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后者还曾受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位著名老教授的夸赞,认为此两句“形象道出了编辑功底的重要性,可以作为编辑的座右铭”。这个评价让我很是不安,当然,私下里也激动了好一阵子!
在这组春联里,也有被制作成“嵌名联”的,如“三阳开泰 金鸡报时”等。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中国人过春节一个极为突出的标志性民俗!它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更是必需的。这一回,我们全家集体自创春联,不但写出了新形式,而且写出了新内容,同时写出了新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