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山西静乐。“静乐”是念着就让人怦然心动的字眼,我的理解是:静是凤凰涅磐之后的又一次蓄力,乐是破茧成蝶之后的又一次崛起。
古老富土
静乐是一片古老的富土。
静乐古老,是因为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历史酷似一轴拉不完的胶卷,实录了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悲欢离合,沧桑巨变。上苍造就了静乐这片丰土吉壤,是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汁液的地方。静乐初胎于旧石器时代,置县于西汉高祖元年,静乐冠名始于隋大业四年。在这块历经沧桑的土地上,有过许多聚散离合,世事浮沉。巨人的纵横捭阖,先哲的忠诚担当,文人墨客的笔下乾坤,艺术巨擘的万丈才情,革命先驱的英雄壮举,有识人士的深谋远虑,都在眼前一一呈现。
静乐古老,好似一部埋藏在我灵魂深处的史书。书里有一身硬骨、浩气长存的志士仁人,有悬壶济世、德艺双馨的一代名医,有献身梨园、唱红城乡的坤伶艺人,有行芳志洁、共赴国难的爱国壮士,还有造福乡梓、营造东西护城林的知名贤贵。武师斋、秦肇周、王佑、吕薇萍……都是镌刻在这本书里的名字。他们的智慧勇敢,铮铮铁骨,不仅属于静乐这片富土,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多姿丰土
静乐是一片多姿的丰土。
静乐多姿,大自然赠予了它“汾碾交界处、青天一柱悬”。镰刀一割,收获的是一首诗篇;镢头一挥,亮出的是一首山曲;随便捡块石头往水中一扔,溅起的便是五光十色的华章。坡岭、山路、大桥、溪水,锣鼓、唢呐、高跷、庙宇……“金鹅泊水,泽步六社”,静乐的这些景物,散发着自然与文化的光泽,似一首清雅又浓郁的长长水墨画。“汾河文化旅游带、乡村旅游示范带、森林康养旅游带、健康养老宜居带”强势崛起,一座“可眺天蓝景旷,可避夏暑冬霾,可聆松啸泉奏,可知诗心画眼”的园林城市,呈现在世人面前。
静乐多姿,“群山为篱,汾水作带”。静乐有两大河流八道川,还有天柱龙泉、神烟风洞等“新八景”。汾河和碾河犹如一对双胞姐妹,披珠戴玉,从古老的大山怀抱中走来,一路载歌载舞。山有水方活,水得山而媚。“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开杏花……”在这块富有文化内涵的风水宝地上,有起伏跌宕的山之魂魄,有仪态万方的水之精灵,有神秘幽深的林之原始,还有难描难绘的洞之百态……
创新热土
静乐是一片创新的热土。
静乐创新,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它经历了“雄关漫道真如铁”,开辟了“人间正道是沧桑”,迎来了“长风破浪会有时”。静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品牌,这些品牌成为静乐通向外域的一张张名片:静乐裁缝、静乐藜麦、静乐黑酱、静乐大蒜、静乐杂粮、静乐黑枸杞、静乐剪纸……改革创造了静乐品牌,品牌铸就了静乐美誉。
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湿地公园三块国家级品牌的精心打造,形成了静乐山清水秀的“生态圈”,欣欣向荣的“生产圈”,怡然自得的“生活圈”。“城在园中立,路在林中藏,家在景中安,人在画中游”的远景,已成了实打实的现实。“公交汽车到村头,水泥道路到地头,电商超市到门头”也已成了真实的场景。“静生长,乐生活”,享誉天下的“静乐三宝”——菊芋、藜麦、燕麦,更彰显了静乐的独特魅力。
一次完美的超越能够造就另一次完美的超越,这是一种自强不息、不畏挑战的“静乐精神”。正因如此,才有了静乐今天的和谐之美、山水之美、奋斗之美。
古庙古朴,溪水叮咚,是静乐。藜麦香溢青瓦,摇橹荡揉汾河,亦是静乐。“我们静乐好地方”的清亮歌声似珍珠落入玉盘,抑扬顿挫,时而如溪水潺流,时而似大江奔涌,穿越清澄的碧空,缭绕田间、地头、坡岭、沟坝。
我徜徉在静乐县城的花灯底下,忽然有些恍惚,似乎走进了历史的时空隧道,看着街道上行走的父老乡亲,我知道,他们都拥有一个幸福的空间——静地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