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赵伟回中国创业的第9个年头。9年间,赵伟秉承着“技术创新、安全先进、奉献医疗”的初心,为中国高端医疗技术自主创新和中国高端医疗设备走出去耕耘不辍,收获累累硕果。
9年前,赵伟放弃在日本的一切,回到中国。在此之前,他在日本近20年,曾在日本主板上市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和董事等职务,获得日本“医疗技术奖”“科学新闻奖”“新技术开发奖”等多个奖项以及多国专利,发明了世界首创的电磁刀技术。
赵伟以已故“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为榜样:“不管在国外生活多长时间,我们的心从未和祖籍国分开。”
初来乍到 五味咸尝
现在,赵伟的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翠湖科技园云中心。走进公司大门,左手边的一面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墙上,22张多国专利证书被精心装裱在相框里,整齐悬挂着。这些专利证书凝聚了赵伟从事医疗设备行业多年的心血。鲜为人知的是,赵伟并非一开始就从事医疗设备行业。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后全国大学第一届统一招生考试。在新疆,刚读完高一的赵伟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通讯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脚本走下去,赵伟的人生将一路平坦、波澜不惊。然而,转折发生在1991年。
“当时,改革开放正大踏步迈进,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周围的人都在努力学技术、学知识,很多人出国深造。”赵伟也动了心。1991年5月,他辞去高校工作,告别妻子和只有1岁的女儿,只身前往日本某图像技术研究所,从事高清晰图像的研究工作。
语言不通是赵伟面临的第一道障碍。为了克服语言障碍,赵伟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在学习日语上,走路、吃饭、坐地铁都在背单词。除此之外,每天一到家,除了睡觉,赵伟都会打开电视NHK频道不停地“灌”日语。
工作后,随着与日本同事的接触,赵伟发现自己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出国前,作为电子线路课程的大学讲师,他做过无数次电路实验,也指导过不少学生,焊接电路应是轻车熟路的工作。可他到公司第一次用电烙铁焊接的电路板,质量检查时,竟然不合格!而一位做计时工的中年日本妇女,却可以动作娴熟、干净利落、保质保量地将一块完整的电路板焊接成功。赵伟震惊之余,感到很惭愧,也下定决心精进技术。
由于语言不通,在国内受到的研究训练和日本的研究方法差异很大,与别人合作困难,赵伟就一个人包揽下全部工作。从硬件到软件、从模拟到数字、从低频到高频,从设计到测试,他的“全能”让同事大为惊讶。为此,同事还给他取绰号“赵伟大”。
刚到日本半年时间,赵伟体重掉了7公斤。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加班到深夜,是赵伟的生活常态。回忆起那段拼命的时光,他说:“当时,开车回家的路上都想着工作,有好几次竟然不记得回家途中有没有遇到红绿灯,投入工作的状态真是到了痴迷和疯狂的地步。”
跨界人生 创新突破
在图像技术研究所工作两年后,赵伟转职到一家医疗设备公司,从事医疗新技术研究。
“我从事的医疗设备行业,是一个多学科跨界融合的领域,需要打通医学、工科等多学科连接障碍,才可能有创新和突破。”得益于深厚的工科基础,加上异于常人的努力勤奋,赵伟逐渐摸索出研究方向,成功研发出几项世界首创新技术医疗产品。
电磁刀就是其中一项发明,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临床应用效果优异,获得了日本、加拿大、英国、中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发明专利,国际医用电器设备安全的标准IEC 60601-2-2:2009也为之修改了其中的一项关键内容。2007年,赵伟摘得日本医科器械领域最高奖、年度唯一的一个“医疗技术奖”。
在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赵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日本公司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赵伟认为,日本企业严格的自下而上、级级汇报的“禀议”制度和多层级事业部制管理体系,机构臃肿,负担沉重,难以应对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
于是,他向公司建议,导入松下公司和夏普公司研发创新产品的管理模式,成立战略核心研发部门,试点改革公司管理模式。建议被公司管理层采纳,改革效果显著。当时公司董事长夸赞道,赵伟完成了他预期的200%的工作。
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在以严谨、细致甚至精致、极致的日本企业生存下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进入医疗设备公司后,赵伟从普通研发工程师做起,多次“跳级”晋升,历任课长、部长、本部长、研发生产统括(CTO)、执行董事和董事,打破了日本企业严格的逐级提拔领导职级的“年功序列”模式,跻身公司核心管理层,成为主板上市企业中一件很新鲜的事。
一天,一家日本媒体采访他:在以努力和认真出名的日本企业里,作为一个外国人你是怎样取得现在成绩的?赵伟的回答很实在,也很干脆:“我付出了其他人三倍的努力!”
回国创业 初心弥坚
作为少有的日本主板上市企业的“华人董事”,赵伟可以凭借高额年薪,在日本过着优越的生活,在离职或退休时,还可以拿到一笔丰厚的董事退休金。然而,2008年,47岁的赵伟决定放弃这一切,回国创业。
谈及回国创业的动因,赵伟表示,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中国日益强盛,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北京的创业环境也吸引了他。另一方面,中国的医疗设备技术相对落后,比较依赖进口,他想改变这个局面,用自己的发明技术在中国生产出走向国际的高端医疗设备。
他以放弃高额退休金的条件,换取了自己的专利发明。经过两年竞业隔离期,2010年3月,赵伟来到北京海淀区,成立了自己的医疗设备公司,开始了第二代电磁刀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产品的每个设计都要通过多种实验验证,判断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每一个设计、每一个实验、每一项判断,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赵伟在公司管理中,导入了日本的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包括实施各项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
“我们的每一个突破,每一点进步,都离实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标更近了一步。”这是赵伟公司墙壁上最醒目的一行字。
“我们经常让工程师观摩临床手术,亲身感受患者在病床上和手术中的痛苦,体会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赵伟认为,把产品的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严把质量关,应成为每一个工程师的自觉追求。
回国9年,赵伟取得了累累硕果。作为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技术成果,基于电磁刀技术开发的NEMF AJ-200、UniPiont AJ-10系列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内外临床专家的高度评价。UniPiont AJ-10系列产品更是成为在日本首款注册成功的中国原创技术、制造的高端手术设备。在国际巨头公司垄断的高端医疗领域、在外科手术最复杂、尖端的神经外科领域,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
回顾自己从1978年到2019年的人生经历和艰难的创业历程,赵伟感慨万千:“相对于在国外时那种希望祖国强盛的质朴爱国感情,现在的爱国行为更具体、更理性,希望自己能在高端医疗技术的自主创新上,能在国产高端医疗设备走向国际的路上多贡献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