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读了5年的书,我给老家写了5年的信,加起来有一百来封。”1982年,老家在河北省易县的孙宝启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到法国读研究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孙宝启教授是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3月,他走进了华北农业大学,也就是今天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
“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人。”孙宝启说。然而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民众通讯方式单一,对于海外游子来说,写信是他们与家人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
“寄过去最快要一周,最慢要半个月左右。父母收到信后,一定会给我回信。这一来一回就是半月二十天。”孙宝启对本报说,由于父母不会写法语,他每次都会把写好自己地址的信封连同信件一同寄回国内,这样父母回信时,就可以直接把信放进信封,贴好邮票再寄回来。
“那个时候,法国寄国内的资费是1.4法郎,国内寄法国是8毛钱。不管是我寄回国内的邮票还是国内寄到法国的邮票都相当抢手,总是有人想着办法来要然后进行收藏。”孙宝启回忆道。小小信件联结起相隔万里的游子与家人,一纸书信记录着“字字抵万金”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固定电话逐渐在国内发展起来,接儿女打来的越洋电话是很多家庭安装固定电话的目的之一。但由于越洋电话费很高,有些身在海外的孩子会和父母商量好,如果电话响三声就挂断,说明一切都好,电话铃声就用来报个平安;如果电话一直响,就说明有事要说,父母一定要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固定电话到大哥大到普通手机再到智能手机,人们的通信方式经历了几次飞跃。如今,海外留学生与家人的联系方式正在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随时随地与国内取得联系已成为现实。
“我和家人基本上都是通过微信联系,没有任何距离感。”去年到法国留学的“90后”青年小齐经常在微信上和家人分享自己在国外的学习生活情况,时不时还会发起家庭视频,有时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还会直接用微信语音打给国内的同学求助。外出旅游时,她也喜欢将随手拍摄的场景发到家庭群里给爸爸妈妈看,“这样我特别开心,爸爸妈妈看到我的状态,也就放心了。如果真有急事,我会直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非常方便,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时差问题。”
通信方式的改变体现着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迅猛进展。“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便捷,可谓是科技造福人类。”在采访最后,孙宝启感慨道。
跨洋联系靠书信的年代已然过去,越洋电话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全世界范围内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服务为各类通信软件的应用提供了保障,哪怕人们身在国外,也能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